|
俯瞰廣東揭陽。 呂殿杰 攝 |
一個廣東,兩個“世界”。
盡管廣東經濟總量連續35年雄冠全國,但地區間差異極大。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粵東地區,域內5個城市僅占全省GDP的7.16%。其中,揭陽是2022年廣東省唯一GDP負增長的城市,成為“經濟強省的洼地”。
揭陽三面環山,農業條件差、人多地少等先天條件制約了其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揭陽努力培育紡織、五金等七大支柱傳統產業,但這些傳統產業難以為揭陽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這一切,在2023年迎來顛覆性轉變。揭陽市以7.5%的GDP增速“跑贏”全省,成為當年橫空出世的一匹“黑馬”。從負增長到增速躍升全省第一,“黑馬”揭陽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秘籍?
緊鄰大灣區,身處粵東腹地,依傍龍江與南海交匯口,一座占地9.2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拔地而起。世世代代在此生活的漁民,沒有想到一座世界級煉廠在此誕生。
這里是揭陽市“一號工程”——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投入運營不到一年,年加工原油就達到1643萬噸、生產乙烯105萬噸,已有24種共1360萬噸煉化產品相繼投入市場,實現營業收入達930億元,以一己之力貢獻了揭陽市當年GDP的41.4%。
“我們正以‘超級鏈主’為牽引培育產業集群。”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洪峰說。圍繞廣東石化這一“龍頭”,揭陽市全面開展“強鏈”“補鏈”“延鏈”行動,實現基礎化工產品就地供應、隔墻轉化,陸續招引12個中下游產業項目,“一超多強”的產業格局初露崢嶸。待工業區全面運營后,這里的年產值將達407.51億元,進一步拉動揭陽的GDP增長。
自此,以重大項目“一子落”,推動全域跨越式發展“全盤活”,新型戰略級支柱產業“脊梁”正在揭陽悄然挺起。揭陽石化產業集群的誕生,不僅在粵東地區形成了以點帶面的發展態勢,而且標志著廣東省已形成五大石化基地,一舉改變了省內石化產業“中西部強、東部弱”的傳統格局。
揭陽異軍突起的秘籍,還藏在新型企地合資合作模式里。廣東石化的“身份”是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政府擁有10%的股權。這更有利于作為“龍頭”的廣東石化融入地方經濟發展。2023年,廣東石化實現稅費144億元,進一步增加當地稅收總額,助力揭陽市當年稅收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揭陽市惠來縣東隴鎮,嶄新的高鐵站內一趟趟列車呼嘯而過,這是揭陽市高速發展的縮影??梢灶A見,稅收的大幅增長會為當地帶來更多發展底氣,繁忙的基礎設施建設將為揭陽市GDP的持續增長穩穩“托底”。2024年揭陽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政府將抓好交通、水利、能源等293項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造福當地百姓。
2月10日,大年初一,廣東石化所在地——揭陽市惠來縣的政府廣場人山人海,民眾自發組成的舞龍隊格外吸睛:龍頭引領著龍身翻滾騰躍,時而盤旋上升,時而俯沖向下……現場觀眾的喝彩聲此起彼伏。在這濃濃的年味中,百姓分享著一年來豐收的喜悅,也祈愿新一年的好光景。
?。ㄍ蹙?、魏楓對本文亦有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