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曉娣 通訊員 曹昕)1月24日一早,吉林油田儲運銷售公司輸氣一隊員工彭郅偉頂著近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開始了新一輪巡線。儲運銷售公司年輸送天然氣能力約6億立方米,主要承擔著下游工業和民用天然氣保供任務。確保“氣脈”暢通,是吉林油田每位員工的神圣使命。
吉林油田轄有油氣長輸管線總長770多公里。其中,輸氣干線18條、輸氣管線460多公里,途經長春、德惠等9個市縣區72個鄉鎮106個村屯。管道穿越高速公路、水利干渠、查干湖、月亮泡等交通要道和環境敏感區域,是重大環境風險源。
近兩年,為確保“氣脈”暢通,吉林油田針對管道長、區域廣、地形復雜等實際情況,在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礎上,從“人防、技防、物防、聯防”4方面入手,層層落實責任,強化過程管控,使各條管道始終處于安全受控運行狀態,為“寶石花溫暖萬千家”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防防得緊。創新建立巡線工日巡檢、屬地管理輸油氣隊周巡檢、管道保衛部月巡檢的“三級巡線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巡線定位系統,保障巡線人員到位率,提高巡線質量。加強第三方施工現場管理,嚴格執行施工現場目視化標準、管道安全保護距離等要求。每年因修路、挖渠、鉆井等形成的管道第三方施工多達上百次,油田采取準確定位、現場監護等有力措施,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
技防防得住。在穿越江河、大型水渠等環境敏感區及重點人員密集區安裝視頻監控,充分利用油氣管道泄漏定位報警系統,對管線泄漏、打孔盜氣等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實現管道保護效率和效益實現雙提升。進一步完善管道運行數據采集系統,利用自動化采集技術,實時采集并自動上傳管線運行參數、站場關鍵數據。同時,實現管線定期檢測全覆蓋,并依據管道內外檢測結果,對管道進行針對性的維修。3年來,共維修本體腐蝕缺陷800余處,大大降低了管道運行風險,延長了管道使用壽命。
物防防得明。在環境敏感區、人口密集區、城鄉接合部等地段,進一步增設管道地面提醒標志和警示標牌,加密布置管道標志樁,增強居民對輸油氣管道安全的認識并嚴加防范各類風險,便于員工巡線及維護。
聯防防到位。建立與管道途經的屬地鄉、村兩級組織的密切溝通協調機制,積極配合屬地公安機關,發揮共建優勢,做到風險共擔、優勢互補,共同做好長輸管道的安全防范,護航油氣生產安全運行、下游用戶暖流不斷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