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鵬 特約記者 薛梅)截至1月15日,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2013年建成投運以來,注采規模不斷提升,累計外輸天然氣量居全國儲氣庫之首。
作為國內庫容量最大、調峰能力最強的地下儲氣庫,呼圖壁儲氣庫是西氣東輸管網的首座配套儲氣庫,具有季節調峰和應急供氣等多重功能。與地面儲罐相比,呼圖壁儲氣庫具有儲藏量大、調節工作氣量大、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優勢,年儲氣量超百億立方米。呼圖壁儲氣庫的外輸天然氣除保障烏魯木齊、昌吉等新疆北部城市用氣外,還被輸送到西氣東輸沿線城市,保障企業生產、群眾生活需要。
呼圖壁儲氣庫自2023年3月開啟第11輪注氣周期開始,利用庫容分區差異控制,深化對不同區帶庫容、氣井吸氣能力、氣體擴散規律的精準評價,深化注氣動態分析與過程調控,實施井間優化調控583井次。呼圖壁儲氣庫注重注氣風險防控,應用微地震監測、壓縮機RCM預防性維護、工程測井等技術手段,推進地質體、井筒及地面完整性管理,實時監測圈閉,保障儲氣庫的動態密封性,實現安全注氣212天。第11輪注氣周期庫存量創歷史新高,達容率為97.9%。
2023年11月進入新的采氣周期后,技術人員加強儲氣庫動態監測,開展地質動態密封性分析和井筒完整性評價,對注采井進行風險分級并制定防控措施,保證儲氣庫安全運行。技術人員利用氣藏工程方法和數值模擬方法預測單井采氣能力,現場安裝出砂監測儀,開展最大產能測試,逐井核實氣井增供潛力,科學評價調峰能力。同時,嚴格執行生產調度指令,通過“一井一策”精細管理,優化調整井間氣量和注采工藝參數,超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最大限度發揮保供能力。在本輪采氣周期,儲氣庫日采氣量已提升了2800萬立方米,充分發揮了調峰保供作用,實現了百億立方米庫容的高效動用和高峰調峰能力的持續提升,為千家萬戶溫暖過冬貢獻力量。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