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鼓”)與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簽訂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等項目天然氣干線壓縮機組合同,有力推動了國家能源戰略和“雙碳”目標落地。
據了解,陜鼓為該項目提供了近20臺套干線管線壓縮機等核心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其中包括西氣東輸三線中段11臺機組、川氣輸送二期項目4臺機組,助力用戶實現綠色環保用能節能。這也是我國“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將為我國再添一條“橫跨東西”的油氣能源大動脈。該項目不僅能夠更好地滿用氣快速增長需求,還有利于促進我國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帶動東、西部地區經濟共同發展,為節能減排和社會經濟綠色生態發展助力。
事實上,為了確保天然氣源源不斷地從上游輸送到下游,這條能源大動脈每200-300公里左右就會設置一座加壓站,而作為加壓站最核心的設備,長輸管線壓縮機則被稱為天然氣管道的“心臟”。近年來,國家管網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需求、服務行業發展為宗旨,積極參與建設國家西氣東輸管道工程。陜鼓作為具有55年能源創新基因的分布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高度關注管線壓縮機市場需求,并持續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針對油氣管網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陜鼓開發管線壓縮機專用高效模型級,完成了核心機組的國產化突破,具備遠程一鍵啟停機、全面一鍵啟停站、多機組負荷分配智能化控制等功能,多變效率高達88%以上,達國際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陜鼓積極搭建數字化設計平臺,研發數字化設計技術,構建數字化交付體系,打通產品設計、分析、工藝、制造、檢測、裝配、工程、服務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數據流傳遞,形成了以產品數字化孿生模型為核心,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分析、數字化工藝、數字化制造、數字化裝配、數字化服務、數字化展示為一體的數字化交付系統解決方案。為管線壓縮機智能控制及運營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實現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跨越。
目前,陜鼓已為中俄東線、陜京管道及西氣東輸干線、支線等重點工程項目,海氣上岸、海上平臺重點工程項目,以及國家互聯互通保供重點工程項目提供了離心壓縮機組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共促我國清潔綠色能源體系高質量發展。
輸送清潔能源,共享美好生活。基于國家管網寶貴的信任與支持,陜鼓深度把握客戶需求,充分利用專業化優勢,深入研究能源轉型,持續強化分布式能源先進技術的研發創新力度,不僅打造了全球行業內萬元產值能耗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萬元產值能耗僅為3.71千克標準煤,還創新性地將世界一流的儲能技術與獲得中國工業大獎的能源互聯島技術相結合,形成了EISS4.0能源互聯島系統方案,為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保障綠色能源供應、助力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目前,陜鼓低碳節約智慧能源互聯島方案已入選2022年全國十大碳中和示范典型案例。全體系、全系統支持下的陜鼓針對不同行業需求,已形成了鋼鐵、石化、城市、電力、數據中心、工業園區等一系列新型能源互聯島方案,為服務能源行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發揮積極作用。長期以來,陜鼓能量回收及輸出的總功率約為25GW,每年可減排約1.62億噸二氧化碳,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助力用戶智慧、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我國清潔能源的轉型發展輸出強大“心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