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控制閥行業第一梯隊,浙江力諾(300838)正在謀求新的“億級”業務通道,加速縱向拓品類,橫向拓行業,向全場景應用服務商轉型。
縱向拓品類 切入閥門定位器業務
近日,浙江力諾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滿足發展戰略需要,擴大業務覆蓋范圍,提高市場競爭力,公司與徐茂峻共同合作出資,設立控股子公司。
公告顯示,浙江力諾此次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邀請到了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助理教授徐茂峻參與合作,徐茂峻從事空氣渦輪火箭發動機數字孿生建模、控制系統容錯控制、控制計劃設計、發動機氣路健康管理等研究工作。
浙江力諾表示,本次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是基于完善公司產業鏈布局和業務拓展的需要,旨在加快智能控制閥附件的研發及應用,提升公司技術研發實力和競爭力。
業內人士認為,雙方合作將助推浙江力諾在產業升級尤其是閥門運維,閥門定位器等方面帶來新的突破。
資料顯示,閥門定位器市場是一個龐大而不斷增長的市場。隨著工業自動化需求的增加,特別是在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力等行業,閥門定位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智能閥門定位器行業市場規模約8.49億元,其中,國產智能閥門定位器行業市場規模2.27億元,進口智能閥門定位器行業市場規模6.22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內,閥門定位器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
目前,中國主要的智能閥門定位器品牌及其產品閥門定位器作為氣動控制閥的主要附件,提高控制閥的運行品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閥門定位器按輸入信號的不同可分為機械式定位器和智能閥門定位器。
作為一家以中高端控制閥產品為依托的控制閥公司,浙江力諾此次進入高附加值的定位器市場,市場認為,公司正加速縱向拓品類,拓寬企業能力,擺脫依賴單一賽道局限性,并有望在進口替代方面取得一定進展。
橫向拓行業 新能源領域進展受關注
浙江力諾深耕工業控制閥領域20年,公司致力于成為國際流體控制知名品牌,已于2022年獲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為工業自動控制領域提供各類氣動式、電動式調節閥及開關閥產品,下游應用覆蓋石油、化工、造紙、環保、能源、醫藥、冶金、食品等行業,已成為國內控制閥行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位列國內行業第一梯隊。
近幾年,浙江力諾的經營業績也在快速增長。2021年、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88億元,10.1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5億元,1.07億元,2021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高達46.53%、47.14%。
2023年,受益于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等帶來的下游需求擴大,以及公司加大對大客戶開發力度、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及新廠房建成帶來產能擴大,加速了公司業績釋放。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9億元,同比增長11.82%,凈利潤0.80億元,同比增長8.95%。
從業務收入結構來看,化工業占公司營業收入超六成,其余依次為紙漿造紙業、環保業及石油石化業。從產品布局來看,近年來,浙江力諾持續拓寬常規產品的應用賽道,積極開拓高端市場。公司主動推進數字化工廠建設,“年產2.5萬套高性能高端控制閥生產線建設項目”已達預定可使用狀態,公司方表示,目前公司新工廠產能預計能滿足公司年15億元的生產產值需求。
憑借研發創新的深厚底蘊,公司也在推進高端市場、新能源領域布局。浙江力諾表示,目前,公司涉及新能源領域主要為硅和鋰的等新能源相關的上游原材料制造設備,公司控制閥在新能源領域布局已久,技術相對成熟,業務模式穩定,應用經驗豐富,擁有足夠的應用業績。公司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推動控制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推進控制閥產品在新能源行業的應用與布局,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
控制閥市場持續擴容 優質生產商有望充分受益
受益于下游行業共振上行,控制閥市場持續擴容;根據GIA數據,2020年全球閥門制造市場規模732億美元,預計至2026年增至923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二。而對標工業閥門整體約80%的國產化水平,國內控制閥細分市場尚存在較大的進口替代空間;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支持、以及疫情沖擊下供應鏈安全訴求強化,國產替代成行業發展的主要邏輯之一。
天風證券分析認為,高端控制閥的國產自主化進程有望隨行業集中化而加速落地,具備規模效益和定制化能力的優質生產商有望充分受益。
作為國內少數收入規模突破10億元的控制閥企業,浙江力諾最近動作頻頻。除了夯實硬件基礎外,浙江力諾還在發展軟件能力,強化服務進一步向下游延伸。
2023年12月,公司對外表示,已于近期收到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出具的檢維修能力評定報告,獲得控制閥檢維修資質,此舉被市場認為是公司拓展閥門維修業務的重要布局。
天風證券認為,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以及行業技術門檻提升,產業資源正加速向優質頭部企業流動;公司作為國內少數收入規模突破10億元的控制閥企業有望進一步受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