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新聞
自歐盟后,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宣布實行“碳關稅”的經濟體。
當地時間12月18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將自2027年起實施英國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下稱CBAM)。初步涵蓋的產品大類包括鋁、水泥、陶瓷、化肥、玻璃、氫氣、鋼鐵。
今年5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已通過《關于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的第2023/956號條例》,以法律形式確立了CBAM機制。
CBAM機制是指一經濟地區對部分高排放產品設定碳價,如進口產品在原產國支付的碳價低于同類產品在該經濟地區支付的碳價,進口商需為該差價支付一定費用。由此,CBAM機制也被俗稱為“碳關稅”。
根據英國政府聲明,在上述產品大類下涵蓋的具體產品清單,以及其他設計和交付細節,將于2024年通過開展公開意見征詢來決定。
根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報告,2021年中國對英國出口的主要商品類別是機電設備,其次是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和家具。2021年中國對英出口的鋼鐵制品貿易額為24.5億美元,占中國對英出口總額的2.8%。中國對英國出口的水泥、陶瓷、化肥、玻璃、氫氣等產品數量占比較小。
今年3-6月,英國對是否實施該機制開展了公開意見征詢。獲得征詢意見后,英國政府于昨日發布正式決定聲明。
與歐盟說法類似,英國政府稱發起CBAM機制,是為了防止碳泄漏(Carbon Lekage)現象,即由于英國本地對高排放行業征收碳價,英國本地生產商轉移到海外其他地區生產,相應碳排放也一同轉移。
但該說法并未得到廣泛認可。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王謀在界面新聞直播中表示,從實證研究角度,碳泄漏仍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
根據英國政府聲明及英國《衛報》報道,英國此舉是在英國對本土高排放行業施加較大減排壓力、收取碳排成本后,為保護本土制造商的競爭力,而出臺的配套性措施。
英國《衛報》報道稱,英國財政大臣Jeremy Hunt表示:“這項征稅計劃將確保來自海外的碳密集型產品(如鋼鐵和陶瓷)面對與英國本地生產的產品相當的碳價格......這應該會讓英國工業界有信心投資脫碳。”
《衛報》稱,英國行業類人士對該計劃表示歡迎,但認為2027年的啟動時間,相較于歐盟,仍然太晚。
英國鋼鐵貿易機構總干事Gareth Stace今年11月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歐盟正在實施自己的CBAM,如果我們不迅速制定和實施自己的措施,英國將在最大的貿易伙伴面前,面臨一道破壞性貿易壁壘。”
由于英國脫歐,歐盟CBAM機制也適用于英國。根據歐盟法律,歐盟碳稅的征收范圍包括水泥、鋼鐵、鋁、化肥、電力、氫幾大類。今年10月1日至2025年底,為歐盟CBAM機制的過渡期。自2016年1月1日起,將涉及實際的碳稅支付。
今年9月,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曾就歐盟CBAM機制回應稱,相關政策應當符合世貿組織基本原則和規則,避免構成保護主義措施和綠色貿易壁壘。
英國政府表示,英國CBAM機制適用于進口產品的范圍一、范圍二排放,以及部分產品在原材料、加工等上游環節的隱含碳排放。但與歐盟CBAM機制不同,英國CBAM機制不會涉及排放證書的購買和交易。
范圍一排放是指企業通過車輛、鍋爐、自備電廠等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范圍二是指企業間接產生的碳排放,包括外購電力和熱力的碳排放。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