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展媒中心
本周通用機械領域發布了哪些重要政策?發生了哪些大事要聞?中通協展覽與傳媒中心在“一周要聞回顧”欄目中精選出一周的要聞,幫您快速瀏覽。
【政策篇】
八部門發布《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有效支撐制造業比重保持基本穩定,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增強。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0%,工業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過57%。
詳情點擊
工信部發布《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規范條件》
據工信部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引導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規范條件》,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提到,企業每年研發費用應不低于上一年度營業收入的3%。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獨立或聯合建設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
詳情點擊
【市場篇】
國務院核準4臺核電機組
12月29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決定核準金七門核電項目1、2號機組與太平嶺核電二期工程3、4號機。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核準的機組均采用華龍一號技術,國內華龍一號已進入批量化建設階段。截止目前,我國今年累計核準核電機組已達10臺。
詳情點擊
全球規模最大乙醇生產裝置啟動試生產
12月2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60萬噸/年乙醇生產裝置啟動試生產,產出合格無水乙醇,項目將助力保障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
該裝置依托大連化物所和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共同開發的自主技術,由淮北礦業集團碳鑫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其主要原料為甲醇,來源于焦爐煤氣,進一步轉化為乙醇,不僅大幅度提高了附加值,還為鋼鐵與石化行業低碳化融合發展提供了可行途徑。
詳情點擊
國內首套百萬噸級氫基豎爐項目點火投產
12月23日,由中國寶武建設的國內首套百萬噸級氫基豎爐項目在廣東湛江成功點火投產,這是國內最大的采用多氣源并最終實現全氫工業化生產直接還原鐵的豎爐,標志著我國鋼鐵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再次邁出了示范性、標志性的一步,將進一步引領傳統鋼鐵冶金工藝變革。
據了解,此次點火投產的百萬噸級氫基豎爐于2022年2月15日開工建設,主要設施包括豎爐本體、豎爐裝料卸料系統、產品冷卻系統、氣體回路系統、原料輸入和成品輸出系統,以及配套的球團供應系統、能源公輔系統和信息化系統,并首次應用了自主研發的耐火材料與國內輸送高度最高的112米垂直膠帶機等設備。
詳情點擊
國內首個煤電萬噸級低壓吸附碳捕集項目啟動建設
近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該集團浙江公司寧海電廠與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聯合研究開展的吸附法碳捕集關鍵技術開發及萬噸級示范項目日前正式啟動建設。這是我國首個燃煤電廠萬噸級低壓低能耗吸附碳捕集項目。
寧海電廠萬噸級吸附法碳捕集示范項目通過材料開發與工藝設計兩方面創新,預期將捕集工段能耗降低至2.0吉焦/噸二氧化碳以下,有望為能源行業低碳轉型發展提供更加經濟可行的技術選擇。
詳情點擊
我國首個M701J型燃氣輪機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行
12月18日上午,由東方電氣集團成套供貨的我國首個M701J型燃氣輪機項目——廣發珠江項目2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考核,標志著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行,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同期建設的項目中率先實現全面投產的項目。
珠江項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位置,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廣州市“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廣州市“十四五”時期能源保障重點建設項目。項目機組國產化率達到65%。
詳情點擊
“十四五”時期華南地區首個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建設新階段
12月28日,作為“十四五”時期國家102項重點工程之一的華南地區首個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全部開挖完成,這標志著該抽水蓄能電站工程進入機電安裝的新階段。
據了解,本次開挖的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位于廣西南寧市武鳴區,該地下廠房距地面垂直距離近300米,約為100層樓房高度;廠房長180米,寬26米,高57米,體積相當于130個標準泳池大小。作為抽水蓄能電站的“心臟”,廠房下一步將安裝水泵水輪機、發電電動機等關鍵設備,布置水、油、氣、通風、消防等多個系統。
詳情點擊
【國際篇】
歐亞經濟聯盟國家領導人簽署經濟發展宣言
歐亞經濟聯盟國家領導人12月25日晚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歐亞經濟委員會最高理事會會議,并簽署經濟發展宣言等多份文件,為進一步深化合作指明方向。
此外,歐亞經濟聯盟5個成員國代表當天與伊朗政府代表簽署全面自由貿易協定,取代自2019年起實施的臨時貿易協定。2024年1月1日,亞美尼亞將接替俄羅斯,擔任歐亞經濟聯盟2024年輪值主席國。
詳情點擊
印度2024年清潔能源投資將達到165億美元
根據印度電力部的預測,到2024年,該國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將增長83%以上,達到約165億美元。這將促進印度到2030年實現500GW可再生能源的宏偉目標,同時也承諾將化石燃料的發電份額減少到50%以下。
印度電力部、印度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部長R K Singh一直強調,到2030年,印度的非化石燃料發電份額將達到65%,將會大幅超過50%的目標。
詳情點擊
【會員篇】
杭氧氣體智能調度系統及客戶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12月26日杭氧氣體智能調度系統及客戶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杭氧氣體智能調度系統及客戶服務平臺,以全國性智能調度中心、綜合性客戶服務能力和物流管理體系為抓手,用更高效的響應機制和更科學的管理模式充分踐行圍繞“客戶第一”的服務理念。
杭氧集團作為中國氣體產業的開拓者和引領者,已在全國范圍內投資設立60余家專業氣體公司,總制氧能力超320萬Nm³/h。公司擁有強大穩定的液體資源、安全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務能力,已在鋼鐵、醫療、金屬加工、化工、材料、電子及食品飲料等行業開發了的近2000家液體終端客戶,為客戶提供了高品質工業氣體產品和服務。
詳情點擊
陜鼓簽訂國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天然氣干線壓縮機項目
陜鼓與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簽訂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川渝鄂段等項目天然氣干線壓縮機組合同。
這是我國“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將為我國再添一條“橫跨東西”的油氣能源大動脈。陜鼓為該項目提供了十余臺套干線管線壓縮機等核心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助力國家能源戰略的落地。
詳情點擊
德帕姆高溫高壓固液混輸往復泵成功下線
12月21日,德帕姆首臺套高溫高壓固液混輸往復泵成功下線,首批發車儀式開啟。這標志著德帕姆在研發體系建設、制造能力等方面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成功打破了國外“卡脖子”難題,提高了國家在石化領域渣油輸送泵國產化進程及自主可控能力。
經過了一年半的不斷摸索、實驗與優化,該泵最高出口壓力達40MPa,可以承受近300度的高溫,具有密封可靠,阻力小、使用壽命長等多項優勢,綜合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詳情點擊
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中標首套LNG接收站火炬系統
近日,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節能環保公司成功中標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承包的深圳液化天然氣(LNG)應急調峰站項目接收站工程LNG高架火炬項目。火炬總高度80米,設計溫度-170℃。是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承攬的第一套LNG接收站用火炬系統。
火炬系統是接收站極為重要的安全設施,技術難度大,可靠性要求高,市場一直被外企和國內極少數有業績的廠家壟斷,本次成功中標,突破了該行業的業績門檻,為后續工作打下了基礎。
詳情點擊
液化空氣將建大型碳捕集裝置
液化空氣集團宣布將利用其專有的Cryocap™技術,在荷蘭鹿特丹工業基地建造、擁有和運營世界級規模的碳捕集裝置。
新裝置將安裝在集團位于鹿特丹港的制氫工廠,并將連接Porthos。Porthos是歐洲最大的碳捕集和封存基礎設施之一,旨在顯著減少這一大型工業基地的二氧化碳排放。
詳情點擊
【協會篇】
中通協秘書處2023年度總結會召開
12月27日,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召開2023年度總結會議,會議回顧總結了中通協2023年工作成效與不足,并對2024年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中通協會長黃鸝,名譽會長、監事長隋永濱,名譽會長、風機分會理事長蘇永強,副會長張宗列、副會長兼秘書長孫放,中通協副會長、泵業分會理事長孔躍龍,副會長、氣體分離設備分會理事長蔣明,副會長、干燥設備分會理事長史勇春以及協會秘書處全體工作人員參會,會議由中通協會長黃鸝主持。
中通協會長黃鸝對回顧秘書處工作表示,2023年,中通協認真貫徹執行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精神,在廣大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推動裝備國產化應用落地碩果累累、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認證認可有序開展、培訓平臺建設扎實有效、新聞宣傳快速有深度、第十一屆流體展圓滿舉辦,各項數據均創歷屆新高,協會秘書處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務。
詳情點擊
江蘇神通“進口閥門氣動執行器隔膜樣機”通過中通協鑒定
12月17日,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在江蘇啟東組織召由江蘇神通核能裝備有限公司承擔的“秦二廠進口閥門氣動執行器隔膜樣機”鑒定會,鑒定會由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張宗列主持。
專家組認為,研制的秦二廠進口閥門氣動執行器隔膜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優于國外同類產品,可在核電機組上推廣應用。
詳情點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