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閥門之役:從“0”到“100”的創新突擊

作者: 2024年01月02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12月28日,對蓮都近百家閥門企業來說,是個大日子。這一天,蓮都泵閥行業協會宣告成立,在蓮都落地的閥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負責人共同發聲:“集群成勢,推動蓮都閥門智造產業進入‘快車道’。”從民用閥門到工業閥門

12月28日,對蓮都近百家閥門企業來說,是個大日子。

這一天,蓮都泵閥行業協會宣告成立,在蓮都落地的閥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負責人共同發聲:“集群成勢,推動蓮都閥門智造產業進入‘快車道’。”

從民用閥門到工業閥門,從低端到中高端,從小口徑到大口徑……過去十多年間,蓮都的閥門產業從無到有,成長為高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98家閥門企業的年總產值超過30億元,既覆蓋密封件、法蘭管件、緊固件、閥門本體、執行器等上游產業,亦涉及球閥、蝶閥、截止閥等多種閥門產品,廣泛應用于暖通、制藥、石化裝置等下游領域。

隨著全市首家閥門檢測機構于去年成立,業內對產業集聚的呼聲也日益高漲。顯而易見,當“蓮都智造”越來越密集地為各種機械裝備設置“安全閥”、彰顯劍指高端市場的雄心壯志后,攏指成拳便成為產業進階的圖強之道。


   實現從無到有   

毫無產業基礎,如何“擰開”閥門?

對蓮都而言,從零起步發展閥門產業的底氣,源于“天時地利人和”。

“別看現在廠區周圍全是閥門企業,當年我們初來乍到時,面對的只是一片荒蕪。”14年前,麗水歐意閥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朝魁來到如今廠房林立的蓮都經開區碧湖區塊,落入眼簾的只有大片的荒地。

選在荒蕪之地生根發芽,是因為蓮都閥門產業的起點并不高。“最初都是承接‘閥門之都’溫州的產業外溢。”陳朝魁告訴記者,自上世紀60年代起步的溫州閥門,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成為國內閥門產業最集中、規模最龐大的領銜者,“當時,溫州閥門的產業鏈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囊括了閥門所需的上游原材料、配件與下游產品,尤其在以出口為主的泵閥行業,已經是佼佼者。”

上世紀90年代,陳朝魁就在溫州甌北建立了球體閥門加工作坊,在歷經重重困阻之后,2000年開始,公司自主生產的球體獲得了客戶的認可。陳朝魁趁熱打鐵,在2002年成立了凱利特閥門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升級為浙江歐意閥門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從溫州遷至麗水,落戶原麗水工業園區,成立麗水歐意閥門有限公司。與歐意閥門同批落地投產的十多家閥門企業,成為蓮都首批閥門“探路者”,邁出了蓮都閥門產業從無到有的第一步。

有趣的是,當蓮都閥門產業駛入發展的春天時,溫州閥門產業發展卻正進入“陣痛期”。“溫州閥門迅猛發展,引發了土地限制、行業低質競爭等問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需求,所以很多溫州老板萌生了到外地發展的想法。就在這個關口,毗鄰的蓮都伸出了橄欖枝。”陳朝魁告訴記者,除了區位優勢外,優惠的用地、引才等政策和誠意滿滿的營商環境,也成為吸引溫商落戶的關鍵。

“一開始,我們制作的毛坯鑄件,全都供貨給溫州的閥門企業,漸漸地,蓮都的產業鏈也成了型,現在企業生產的產品,至少有四分之一是給蓮都閥門企業做配套。”有著30多年發展歷程的浙江非王泵閥有限公司是一家泵閥鑄件制造企業,企業相關負責人蔣德清告訴記者,作為閥門產業的上游企業,非王泵閥的發展也隨著蓮都閥門產業的壯大而不斷提速,“2008年落地時,年產值只有4000多萬元,現在已經超過2億元了。”

隨著一批又一批溫州及周邊城市閥門企業落地投產,蓮都的閥門產業上下游鏈企業也日益增多,逐漸形成規模效應。如今,在蓮都經開區的碧湖、萬洋等區塊,都能看到閥門企業的身影。而閥門產業也成為目前蓮都制造產業中占比最大的產業,在98家企業中,規上企業就有34家,去年行業總產值已經超過了30億元。


   邁向高端智造   

落地投產只是第一步,產業如何實現長遠發展,設備改造、技術創新是關鍵。

“今年,我們生產的全國首個64寸、30噸高精度超大口徑球閥球體,已經在9月交付給客戶。”一走進麗水歐意閥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陳朝魁就向我們介紹起公司最新的技術成果。

作為一家專業生產球閥球體及配件的企業,歐意時常接到客戶關于制作大口徑球體的訂單。這類產品的體積和重量都很大,制作工藝非常復雜,為了提高產品性能,歐意閥門早在2010年就花重金從意大利定制了車磨一體化大型加工設備。

“當時全國還沒有企業引進車磨一體化加工設備,我心里沒底,前后跑了5趟意大利,最終花了2000萬元采購了這套設備。”陳朝魁告訴記者,這套設備的引進,有效填補了國內在超重超大型高端球閥領域大設備產能的空缺,歐意閥門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家具備64寸高精度超重超大口徑球閥球體生產的企業。

不僅如此,為了精準把控產品品質,歐意閥門實驗室還取得了CNAS實驗室資質,引進全套專業的檢測設備,對產品的形位公差、輪廓尺寸、材質、物理性能等進行全面檢測,確保產品完美交付。“我們每年都投入上千萬元的創新研發經費,這也是我們保持年產值10-20%持續增長的秘訣所在。”陳朝魁說。

對設備改造、產品研發、技術創新持續投入的企業,在蓮都閥門行業并不鮮見,這也為行業質量整體水平和區域競爭力不斷提升奠定了基礎。

在浙江沃沃閥門有限公司三樓的車間里記者看到,今年新購入的智能化機床正在一名工人的監控下有序運轉。而在二樓的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在機器面板上操作,指揮機器手將一個個經過加工的零件靈巧地放置在加工機床內,整個生產流程快速又高效。沃沃閥門于2021年6月正式投產,當年就實現了上規,去年產值已近1億元。

“初到蓮都時,我們使用的還是原先的老設備,產品品質和生產速度主要靠工人的經驗。”沃沃閥門總經理陳凡告訴記者,當時蓮都積極推動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沃沃閥門積極響應,在2年間投入了1000多萬元打造數字化車間,購置了100多臺機械手和新機床,“改造升級后,企業獲益匪淺,過去制作一個產品需要經過5個工人,現在只要一臺機器就能完成,企業效能提高了40%左右,產能提高了30%左右,而且產品穩定性和成品率也全面提升,預計明年產值就能翻番。”

目前,沃沃閥門生產車間的一樓和二樓已經全部實現“桁架機械手,六關節機器人搭配數控中心”的智能化布局,三樓車間正在進一步施工,企業2號樓也動工建設,計劃建設成為未來工廠。


   打造智能基地   

盡管產業規模可觀、市場份額占比較高,但蓮都閥門產業仍存在著“低、小、散”的問題。

“龍頭骨干企業數量不多,許多閥門企業生產設備較為落后,產品品質和應用范圍也處于中低端。沃沃閥門自動化產線布局和數字化車間規劃的成功,為其他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成功經驗。”蓮都區經商局副局長李軍舫告訴記者,當前,蓮都正縱深推進包括閥門產業在內的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動產業從“傳統制造”邁向“高端智造”。

無論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產業集群創新力的培育,如何在競爭中贏得優勢?“對于企業而言,我們要關注最新技術,積極促進生產制造能力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加強人才培養和學習交流,推動閥門行業智能化發展。對于協會來說,我們將成為企業、行業、政府之間的一座橋,做好推進泵閥行業技術進步與交流、加快品牌創新、強化職業培訓和人才培養、為企業排憂解難及協調聯系產業鏈上下游等服務。”身為蓮都泵閥行業協會會長,陳朝魁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數智引領、轉型升級給閥門行業帶來的不僅是大量的訂單。去年,總投資約800萬元的蓮都區閥門產業質量檢測中心正式落戶萬洋工業區塊。

走進檢測中心,只見工作人員正操控機械圍繞閥門的密封性、耐火性、腐蝕性等特性進行全方位“體檢”。“以前我們公司的產品要送到溫州、上海等地檢測,費時又費力。現在園區內有這樣一家檢測機構,讓我們能夠享受一站式服務,節約了企業的生產周期和成本,讓我們的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歐意閥門總經理助理方忠恕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蓮都閥門產業不斷集聚發展,閥門產品的檢測需求也愈加迫切。蓮都區閥門產業質量檢測中心的亮相,不僅填補了本地閥門檢測機構的空白,進一步提升了閥門產業的質量水平和品牌化效應,也讓麗水成為省內繼杭州、溫州后第三個擁有閥門檢測機構的城市。目前,檢測中心已服務閥門企業40余家,簽訂合同訂單逾100個。

值得一提的是,從落戶蓮都到正式投產,檢測中心僅用了半年時間。“今年5月,我們開始提供檢測服務,基本滿足全項目、全參數的檢測需求,部分檢測設備走在行業前沿,為蓮都區閥門企業乃至全國的閥門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撐。”麗水市閥檢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計成說。

而對于蓮都閥門企業而言,檢測中心與協會的先后成立, 則意味著一個智能閥門產業基地,已經從藍圖變為了現實。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