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聞風 通訊員 高亞珍 林華)12月14日,京津冀地區大雪紛飛,氣溫驟降。華北油田蘇橋儲氣庫群立即“提氣”保供,其所屬蘇1、蘇20、蘇4、蘇49和顧辛莊5座儲氣庫33口氣井全部開啟,日產氣量由930萬立方米提升至1600余萬立方米,保障京津冀居民溫暖過冬。
蘇橋儲氣庫群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境內,是全國埋藏最深、壓力等級最高的儲氣庫群,承擔著京津冀區域季節調峰和應急“沖峰”保供重任。隨著新一輪大范圍降雪和大風寒潮來臨,保供和調峰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華北油田河北儲氣庫分公司堅持提前謀劃、科學論證、精細管理,充分挖掘調峰保供潛力,堅決打好打贏冬季保供攻堅戰。
超前謀劃、統籌部署。河北儲氣庫分公司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在12月8日寒潮來襲前就開啟33口單井,結合各井注采特點進行小氣量生產,并從單井采氣能力評價、方案設計等方面編制最短時間內完成“提氣”任務方案,對井口抬升等生產井進行加密觀察。啟動“提氣”任務時,干部員工再三確認工藝流程,對易漏部位進行驗漏檢測,確保裝置平穩投運,實現平穩“提氣”。
精準把控、安全運行。在“提氣”現場,作業區認真做好生產參數監控,根據“提氣”后現場溫度、進液量變化的具體情況,及時與采油四廠永清作業區溝通,同時密切觀察集注站、各井場、單井生產參數,將現場儀表的實際參數、閥門開度與中控室上位機中的監控數據進行對比,確保數據的準確性。“提氣”生產期間,隨著氣量增加和井口溫度上升,天然氣輸出壓力也不斷上升。干部員工及時調整生產參數,確保裝置階梯閥壓差和降溫效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