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曉娣 通訊員 趙鵬程)12月10日,吉林油田川南配置區天然氣日產突破2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9倍,實現提產提效。
吉林油田抓住集團公司探礦權區塊優化配置的機會,加快川南配置區頁巖氣勘探開發。今年年初以來,川南生產一線全體干部員工開拓創新,認真查找制約生產的因素,快速解決瓶頸難題,全力推進配置區效益建產。
在老井穩產方面,技術人員精益求精,充分認識氣藏地質特性,通過動態監測、全周期分析和實時優化調整生產制度,強化開發動態分析,抓細抓實各項穩產措施,量身定制“一井一策”管理方案,細化實施帶壓下油管、泡排、氣舉和柱塞等復合工藝技術手段,有效延緩了氣藏的自然遞減速度。
在平臺投產方面,工程、地質人員一體化協同,將原來由天計算的制度調整為以小時為單位,緊密結合壓力、產液波動等情況,加快組織投產;積極協調施工,不斷優化方案,以最短時間完成了通井工作。同時,所有開發平臺輸氣管網全部敷設至平臺附近,平臺場站臨時投產的橇裝設備全部預制完成,平臺實現了只要見氣便可立即投產。
在鉆井提速方面,技術人員采用精細控壓鉆井提速技術,精細軌跡控制,最大化提升鉆井速度;在壓裂組織過程中,通過加速鉆井收尾、鉆壓快速轉換、提前落實隊伍等辦法,壓裂日施工能力達到3段以上。自205H59、自215H2、自205H58平臺的壓裂時效均達到了川南配置區平臺最高水平。
為保障所有投產平臺順利返排、平穩生產,吉林油田成立水平衡專班,生產、運維、壓裂主要人員24小時駐守前線。充分利用水管網,將排采井的返排液在壓裂井進行回用,同時增加存儲設施和裝卸車單元,增加存儲能力和倒運能力。
由于川南配置區整體處于開發初期,井位零散,無法建設集輸管網,平臺井無法在短期內貢獻產量,零散氣回收場站仍是實現快速貢獻產量的有效手段。針對這一實際,吉林油田全力推進零散氣場站建設,全過程控制施工進度。在關鍵建設節點,相關人員全部駐守現場保障進度和安全。目前,吉林油田在川南配置區已投產零散氣場站9座,零散氣產量占總產量的50%。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