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琰 通訊員 韓東 趙志權)12月4日,中國石油參與投資建造的首期自有LNG船“昆侖”號靠泊唐山LNG接收站碼頭。天然氣銷售公司積極克服進口氣價高企、供需矛盾突出等困難,瞄準冬供主戰場,緊貼市場需求變化,統籌優化資源配置與調控,在保供、保暢與穩效間靈活切換,探索出寒潮低溫下保供新模式,天然氣產業鏈韌性更強、“底氣”更足。
以更強決心扛起保供社會責任。保供在冬季,關鍵在備戰。上個保供季剛結束,天然氣銷售公司就全面投入今冬明春的保供工作中。進入11月,天然氣銷售公司及所屬企業系統總結歷年冬季保供經驗,推動冬季保供方案扎實剛性落地。積極籌措資源,強化隱患排查治理與設施巡檢維護,走訪用戶、摸清需求,提升服務質量,由冬供備戰轉向實戰,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以更大力度夯實資源側基礎。面對今冬明春天然氣供需緊平衡態勢,公司持續拓展資源渠道,形成了國產氣、進口管道氣、進口LNG、儲氣庫(群)等多元互通的資源保障體系。公司所屬河北唐山、江蘇如東兩座LNG接收站積極協調船期,優化LNG庫存,開啟最高外輸量,單日“沖峰”外輸量均可達3900萬立方米以上。同時,公司綜合研判供需形勢,結合氣溫變化等因素,科學制訂供氣計劃,構建進銷平衡體系,以底線思維制定極端天氣條件下的應急保供方案。
以更優舉措精準服務需求側。公司制定了分區域、分管道、細化到用戶的分級供應方案。突出抓好北方主要采暖城市“三九四九”等關鍵時段以及城市燃氣、燃氣發電、CNG等重點行業的民生保供,確保在資源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守住民生用氣保障底線。加強對“煤改氣”用戶的能源供應保障,尤其是針對河北涿州受災地區用氣需求,在今冬明春保供季,資源準備量同比增加13%,超1億立方米。累計檢測燃氣管網近4000公里,以管道天然氣及LNG、CNG等多氣源,全力保障涿州及周邊地區百姓溫暖過冬。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