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陳旭)截至11月底,浙江油田今年已在大安氣田6個壓裂平臺推廣應用電驅壓裂裝備,累計施工379段,平均單段泵注費用下降1.9萬元。這表明,浙江油田深層頁巖氣電驅壓裂施工作業模式推廣應用效果良好。
長期以來,浙江油田使用的是柴驅壓裂機組,即用柴油為壓裂機組提供動力,能耗大、噪聲大、效率低。
今年年初以來,為推進氣田綠色開發、促進節能減排,浙江油田積極推進壓裂機組“電代油”,推動電驅壓裂機組規模化運用。同時,浙江油田科學合理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加強跨區用電協調和調峰資源共享,提高特高壓直流通道利用效率,最大程度滿足壓裂電力供應。
應用電驅壓裂裝備對深層頁巖氣開發提速提效貢獻巨大。與傳統柴驅壓裂機組相比,電驅壓裂裝備可以充分利用網電優勢,應用全自動化遠程控制系統,達到電驅壓裂裝備的集成化操作、智能化控制。電驅壓裂裝備功率大、噪聲低、能耗低、智能化,實現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零排放,并且使壓裂工作時間有效延長,促進了氣田壓裂施工提速提效。
在施工中,浙江油田充分發揮工程一體化優勢,按照“統籌協調+分區域保障+電路共享”思路,專門為壓裂平臺架設供電專線,采用單一線路多平臺交錯施工的模式,在保障施工時效的同時降低了線路架設成本,滿足全電動壓裂裝備對電力的需求。現場技術人員根據電驅壓裂裝備應用情況,科學組織工序銜接,采取“人停機不停”的形式,24小時不間斷施工。下一步,浙江油田將全面推廣全電驅壓裂裝備在氣田開發中的應用,以進一步提升壓裂效率和效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