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安鵬飛 劉梅)截至11月17日,由渤海裝備采油裝備承德石油機械公司研發的新型風光互補離網型智能微電網系統,已在長慶油田木165井平穩運行10天,為采油井場源源不斷輸送“綠電”,解決了這個邊遠井場“用電難”的問題。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渤海裝備依托市場需求,加快推進前端核心技術攻關,打造石油裝備“精品利器”。進入四季度,這個公司新品研發多點開花,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活力因子”。
把標準和專利建設作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10月下旬,渤海裝備江蘇鋼管公司“焊管管端在線超聲檢測用對比標樣”發明專利通過了集團公司國外專利論證評審。該項專利技術可實現鋼管管端檢測自動化、智能化,具有良好的海外市場前景。在此之前,由渤海裝備公司牽頭制定的《氫氣儲輸管道用鋼管國家標準》,已于10月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示完畢,進入了正式編制階段。該標準可為氫氣管道建設提供參考和依據,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科技創新“綠意”足。在渤海裝備巨龍鋼管公司,輸氫鋼管第二次單爐試制于近日完成,成功積累了含氫管道材料化學成分、理化性能、焊接工藝等關鍵數據,為氫氣長輸管道鋼管研究奠定了技術基礎。截至11月13日,由渤海裝備遼河熱采公司研發的5000千瓦電導熱油爐已在吐哈油田神泉輕烴站連續運行超400個小時。該款大功率電導熱油爐為國內首創,以“綠電”為能源,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啟動迅速、安全環保、零碳排放等優點,填補了集團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同類產品的空白。
加快傳統產品向高端躍升。11月9日,由渤海裝備鉆井裝備公司聯合塔里木油田、西部鉆探公司共同研發的6-5/8英寸萬米深井專用鉆桿順利通過驗收,向塔科1井作業現場發運。該規格鉆桿通過特殊結構設計、高強度材料開發以及生產工藝研究,成功突破大壁厚高強度管體熱處理、大規格高強度鉆桿接頭熱處理、超大壁厚高強度材料摩擦焊接及焊區熱處理等多項技術難題,多項性能指標創造國際最高紀錄。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