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克拉2氣田
克拉2氣田于2004年12月1日建成投產。這座氣田的探明和開發,直接促成了橫貫我國東西長達4200公里的世紀工程——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截至目前,克拉2氣田累計產氣超1390億立方米。
克拉、中秋、克深,三點一線的巡檢路,每三天一個輪換。剛留下的巡檢足跡,大風一吹,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苦嗎?”記者問道。
“不苦,習慣了,就是有點寂寞。”武毅笑答。
“怕嗎?”記者又問。
“怕啊,怕氣井凍堵。”武毅的表情嚴肅了起來。
武毅是塔里木油田克拉采油氣管理區克拉處理站的采氣工。11月15日10時,記者跟隨武毅和另一名采氣工侯李兵,踏上了克拉2氣田周緣井的巡檢路。
群山環繞的克拉2氣田,是西氣東輸第一站的上游氣源地。這里的地勢如刀削斧劈,天氣變幻無常,冬季氣溫低至零下30攝氏度……克拉處理站采氣工負責管理的29口采氣井,全部分布在被稱為“魔鬼城”的山窩里。
“不熟悉地形的人在這里特別容易迷路。”但對工齡達24年的老石油人武毅而言,摸黑也能找到方向。
巡井車很快到達“刀片山”環繞的克拉2-4井場外。看到管線上的壓力變送器上落了灰塵,武毅從巡檢包里取出抹布認真擦拭。“這是一口功勛井,19年來累計產氣超170億立方米,是克拉2氣田累產氣量超百億立方米的‘六朵金花’之一。”武毅說。直到今天,這口井在每年冬供期間還保持著200萬立方米的供氣能力,是國內產量最高的氣井,也是武毅和同事們的“心肝寶貝”。
風吹日曬其實還好,武毅最不喜歡的是雪天在山里巡井。去克深區域巡檢,需要爬上一座陡立如削的荒山。去年1月的一天,剛下完大雪,氣溫低至零下20多攝氏度,坡陡路滑,巡檢的皮卡車雙輪打滑,武毅和另一名采氣工只能背著巡檢包在沒過膝蓋的積雪中艱難行進。700多米長的山路,他們走了2個多小時。“厚棉衣都凍透了,手僵得拿不起工具。”武毅回憶道,“結束巡檢,我倆累得渾身酸軟,在車里緩了半個多小時才敢開車回去。”
“像今天這種不下雪的日子,就是好日子!”武毅笑著對記者說。巡井車蜿蜒行進,停到一口氣井旁。只見井場鋪設的砂石地上,用紅黃相間的石頭擺出寶石花和“東輸之源”圖案,采氣樹旁還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一個人、一口井、一座城”9個大字。
“這是克拉2-7井。別小看這一口井,剛投產時,一天的產氣量可滿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用氣需求。”武毅說,克拉2氣田的每口井都由一名黨員承包管理,因此,“一個人、一口井、一座城”的說法廣為流傳。
寒風中,武毅和侯李兵一會兒爬上采氣樹平臺,彎著腰用手擦拭壓力表,觀察、核對;一會兒又對管線、接頭、閥門一一細查。“我們駐守山溝溝,肩上扛重擔,一口井都不能出問題。”武毅說。
52歲的武毅,家在四川。從青山綠水來到荒漠戈壁,他的臉頰被風沙吹黑了,額頭上早已刻下歲月的痕跡。武毅說,雖然家里的事他照顧不到,但家人都理解他。“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得做好吃苦受累的準備,就得克服困難把它干好。咱得對得起肩上的這份責任。再說了,石油人哪個不是這樣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