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歷史,有一群敢為人先的溫商行走在漫長無垠的海絲之路上。從千年商港溫州出發,到海上絲綢之路北線起航點的重要樞紐青島,這條千年商路一直延續著。
青島市溫州商會從最初的十幾人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成長為島城最具影響力的商幫之一。
據了解,目前在青島創業的溫商企業達8000多家,主要從事智能制造、大數據、電力物聯網、醫療智能、AR技術產業、商貿物流、機電、電子、燈飾、家居、康養產業、服裝鞋帽、房地產、教育產業等領域的生產和經營。他們不斷發揚“四千”精神,努力開創新時代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謝正澤,溫州永嘉人,阿伐流體控制有限公司董事長,特閥合金(山東)有限公司董事長;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青島市黃島區總商會副主席、山東省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青島市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
走進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大道如虹,清風拂面,空氣中彌漫著大海的味道。
在工業區一幢高大的辦公樓前,阿伐流體控制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正澤向我們招手致意。只見他穿著休閑,黑色豎領T恤搭配嫩黃色休閑褲,一下子讓我們有了一種熟悉感:這是很多溫州中年男性喜歡的穿衣風格。是的,這很“溫州”。
作為“中國泵閥之鄉”——永嘉閥門大軍中的一員,1996年,謝正澤從永嘉甌北出發,在青島開啟了他的閥門創業之路。27年來,謝正澤以溫州人“四千”精神的拼勁,獨具匠心智造,在國內耐磨球閥領域打造了良好的業界口碑和商業品牌。
參觀“溫州味”生產車間
來到阿伐流體控制有限公司,謝正澤帶我們看的第一站不是他的辦公室,而是“溫州味”十足的生產車間。
球體加工、噴涂、研磨……步入生產車間,各個工序上的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在操作著。與想象中的閥門車間不同,這里的環境看起來更加像大型的辦公區域,顯得整潔、開闊、明亮。
“在我們這里,非常重視工人的作業環境,即使是在夏天的高溫天氣里,我們的工人都不會出現流汗的現象。”謝正澤自豪地說,今年經過升級改造后的車間,按照“車間6S現場管理標準”來建設,打造一個舒適、干凈整潔、井然有序、高效率的生產現場,“我是按照我們‘溫州模式’來打造的,這樣的閥門制造企業,在國內同行業也是不多見的。”
謝正澤從創辦之初,就卯足勁要辦一個現代化專業化耐磨球閥工廠,“有了金剛鉆,方可攬瓷器活”。加工中心歷來有著“五高”的特點:設備成本高、員工成本高、刀具成本高、維保費用高、產品價值高。“雖然夠不著天花板,但我們溫州人膽子大、想法多,那就先干了再說。”于是,他投入數千萬元建了CNC加工中心數字化車間,最終實現球閥生產、球體噴涂“一條龍”。
謝正澤帶我們看的第二站,是一個質量檢驗區。只見工人正在利用一種檢測儀器,仔細測量眼前兩個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的球狀閥門。
“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明星產品——耐磨C型球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同類市場空白,代替大部分進口耐磨球閥。”謝正澤說,C型耐磨球閥是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適用于嚴酷工況的主導產品,也就是說在超高溫、超低溫、結晶、結垢、粘稠等惡劣環境下,該產品的性能一直保持穩定,解決了閥門開關難、易結垢及內漏問題,延長了裝置運行周期,可明顯提高經濟效益。截至今年8月份,耐磨C型球閥共獲得五項發明專利,“在整個行業低迷內卷時代,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年底。”
“我們經常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謝正澤無奈地說,最近,他們這款產品又被一家行業內的知名企業模仿。但他們一直在推陳出新,每年研發經費占整個投入經費的8%左右。“創新速度一定快于模仿速度。我們不做第一,做唯一。”謝正澤說。
阿伐流體控制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中心
在阿伐流體控制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中心,“數字化”幾乎無處不在。
“我們用數據來說話。”謝正澤介紹,他們的每款產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證”——產品碼,通過產品碼,可追溯這個產品是哪個工人生產的、經歷了哪幾道工序……在倉儲上,每個工具都有自己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如刀具庫,掃碼即可顯示該刀具是誰認領、是誰使用的。
“我們正在籌備精密鑄造生產線和潔凈廠房的建設,以確保產品在每一個流程都能得到工期可控,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最高品質標準。”謝正澤說,他們的終極目標是讓每一個客戶都能體驗到公司的專業和用心。
阿伐流體控制有限公司今年有4項發明專利上線青島西海岸新區知識產權數字公共服務平臺。隨著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不斷釋放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謝正澤對此充滿期待,“相信我們借勢數字經濟與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制造水平,獨具匠心智造,鑄出更多的以國代進的特閥精品。”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