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安鵬飛 通訊員 楊平哲 于繼林)11月7日,由渤海裝備采油裝備公司研發的新型風光互補離網型智能微電網系統在長慶油田一邊遠采油井場——木165井場成功上線運行,為油井生產注入綠色動能。該系統是為滿足油田邊遠油井用電需求而研發的,具有“節能環保、運行高效、降本增效”三重優勢,是該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受地域條件限制,油田部分邊遠油井存在無市電電網供電的情況,只能自行發電。但自行發電存在耗能大、有污染、成本高等缺陷。針對用戶需求,渤海裝備采油裝備公司結合當地風、光資源充沛的有利環境,研發了風光互補離網型智能微電網系統。微電網系統以“光伏發電+小型垂直軸和水平軸風力發電”為基礎,由多個發電模塊互聯互補,構建了“光伏+風機+電機+儲能”的“源網荷儲”協調控制和經濟運行機制,井場用電實現了就地取材、就地平衡、就地消納。
前期采油井場試驗數據顯示,智能微電網在單個采油井場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8噸,相當于年植樹3000余棵,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也得到有效控制,與原有自行發電相比,每年可降低成本14萬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