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煉油行業綠色發展有了精準“施工圖”

作者: 2023年11月1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2030年煉油行業產能規模和結構、生產力布局、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綠色低碳、科技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2030年煉油行業產能規模和結構、生產力布局、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等方面目標,并重點部署4方面17項任務,提出強化組織實施、完善配套政策、加強全過程監管3項保障舉措。

  多位業內專家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指導意見》與推動煉油行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保持一致,且方向性、指向性及規劃思路更加清晰、明確,是煉油行業綠色發展的精準“施工圖”。

  2025年一次加工能力不超10億噸

  “煉油是石化的重要領域,是銜接上游勘探開發和下游生產生活用能的重要環節,既承擔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責任,也為下游化工產業鏈提供原材料。煉油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我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在對《指導意見》解讀時指出。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9.2億噸,位居世界第一。在此基礎上,《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千萬噸級煉油產能占比55%左右,產能結構和生產力布局逐步優化,技術裝備實力進一步增強,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

  對此,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所長王利寧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多年來,國家都在加強對煉油能力的總量控制,行業也積極貫徹落實該政策,《指導意見》繼續堅持這一思路。按照目前的規劃,‘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的目標肯定可以實現。不過,千萬噸級煉油產能占比55%的目標是第一次提出。這意味著,接下來可能有更多的小型煉化企業被淘汰。從發展方向看,煉油產業大型化、一體化、綠色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指導意見》的出臺會進一步引導行業加快轉型步伐。”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鄭寶山也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達了類似看法。他認為:“產能較小的企業可能會因為競爭力較弱而被加速淘汰或整合,而千萬噸級以上煉廠的各種組份可以優化利用,‘增化增特’也更加容易。”

  將“綠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將“綠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并強調能源資源的高效利用,推動加快綠色低碳發展。

  對此,徐繼林指出:“在‘雙碳’目標下,我國煉油企業有著綠色低碳發展的強烈意愿,行業內也已開展許多有益探索,包括加強能效管理,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以及綠氫示范應用等。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國煉油行業總體規模較大,還有部分存量產能的能效水平仍具提升空間。《指導意見》將‘綠色’放在突出位置,明確行業綠色發展的具體目標,從實現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兩方面,部署8項重點任務,并提出相關保障措施。”

  王利寧進一步表示:“總體看,目前我國煉油行業的能效水平、綠色水平較高,單位產值的排放、能耗低于整個工業平均水平,單位產值創造的價值較高。但相較于碳中和目標還有差距,所以,未來要大力推進電氣化。當前煉廠使用的蒸汽和熱,主要來自于煤炭和天然氣,整個流程都是基于過去的燃料體系設計的。未來,隨著電氣化技術的發展,流程設計可能會大變革,使用的煤炭、天然氣也更少。而且,也會有更多的綠氫滿足煉廠需求,開拓空間非常大。”

  據介紹,當前,煉油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已經作了不少積極探索。比如,中國石化位于新疆的塔河煉化,已用綠氫替代過去煉油加工中一直使用的天然氣制氫,實現了油品加工與綠氫耦合。

  在推進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方面,《指導意見》還提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探索廢塑料、廢潤滑油、廢棄油脂、廢棄生化污泥等廢棄有機物與原油耦合加工等,積極有序發展以廢棄油脂為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生物質液體燃料。

  “廢棄資源的利用屬于節能減污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想通過資源循環利用減少一次原油的使用,包括現在行業熱議的廢塑料做化工用油,也是這個目的。”鄭寶山說。

  要防止企業陷入同質化競爭

  煉油行業綠色發展的精細“施工圖”已經展開,接下來如何推動落實?多位受訪者指出,關鍵在于技術創新。

  “煉油行業的綠色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調研情況看,現在很多綠色低碳技術還處于發展初期,甚至有些尚處于概念性、示范性階段。所以,未來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王利寧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

  《指導意見》也提出,要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部署優化創新體制機制、加強軟件開發應用、開發新型煉油技術、加快低碳技術研發4項任務。比如,在創新體制機制方面,強調要健全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探索建立跨領域、跨學科的創新聯合體,形成協同攻關合力。發揮好煉油行業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行業企業、科研機構完善創新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完善能源技術裝備首臺(套)等政策,推動行業創新成果示范應用。

  “《指導意見》已經明確行業發展方向和路徑,我認為,只要按照這個方向和路徑去落實、實施,肯定能夠取得較大成效。”王利寧說,“企業的投資計劃、產能規劃等,都要符合相關規定。煉油裝置的改造升級也要沿著《指導意見》明確的方向推進。另外,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也要作好跟蹤、監測和指導,對行業整體規劃、發展節奏作好把關,防止企業陷入同質化競爭。”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