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園區的規范化和整治提升工作離不開標準體系的技術支撐。目前由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牽頭組織已完成和在研化工園區標準已達41項,初步建立了以國標編制為引領,行標、團標編制為支撐的標準化工作體系。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標準體系的日益完善為化工園區高水平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有力地促進了化工園區的規范、安全、高質量發展。石化聯合會在《化工園區“十四五”發展指南及2035中長期發展展望》中提出,到 2025年制定并頒布化工園區管理與建設標準數量達到50項的目標。
據了解,自2015年以來,石化聯合會在各化工園區、研究機構等單位的努力下,就已經產出了一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據統計,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牽頭編制完成《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指南》等4項國標、《綠色化工園區評價導則》1項行標、《化工園區事故應急設施(池)建設標準》等12項團標;《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導則》《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導則》《化工園區危險品運輸車輛停車場建設規范》《化工園區封閉管理系統技術要求》等4項國標、2項行業標準、18項團標在研或進入報批送審階段。
在協會組織制訂標準的同時,國家、地方也以文件、指南、建設導則等形式發布了一批園區急需的建設、驗收規范。如應急管理部于2021年就發布了《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臺建設指南(試行)》;江蘇省也發布了《化工園區安全技能實訓基地建設導則(試行)》《省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基本條件》等省級文件,用以指導化工園區的建設和提升。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