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歐洲氯堿行業正深受能源價格高企的壓力。在近日召開的歐洲氯堿行業協會(EuroChlor)布魯塞爾年會上,與會專家呼吁歐洲應建立一個企業可負擔的電力和石化原料價格體系,提升氯堿行業競爭力,并紛紛為破解氯堿行業當前的發展困局支招。
“現在歐洲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氯堿行業因此備受壓力,甚至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EuroChlor執行董事Alis-tairSteel在會上說。歐洲氯堿行業因此受到了來自美國和中東等具有廉價能源和原料的國家或地區的沖擊,同時依然承受歐元區經濟疲軟的困擾。
據EuroChlor對歐洲氯堿行業氯氣和燒堿進行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歐洲總氯產量為970萬噸,較2011年減少了2.4%,也比2007年創紀錄水平低了9.3%。2012年,其平均產能利用率為76.7%,而2011年為78.7%。
AlistairSteel表示,為了消除歐洲氯堿行業與其他地區同行業的差距,歐洲應該繼續倡導實行企業可承受的電力和石化原料價格體系。他認為,歐洲需要對電網、石油、天然氣管道進行脫瓶頸改造,需要一個單一的能源市場。作為歐洲新工業政策的一部分,政府制定一個完善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方案是必要的。
歐洲氯堿行業協會管理委員會主席、拜耳材料科技負責基礎化學品的高級副總裁AndreasAlrrung表示,競爭力、規則和可持續發展是歐洲氯堿行業的核心支柱,他建議突破行業發展困局也要圍繞這三方面展開。
歐盟企業與工業總司司長GwenoleCozigou則指出,歐洲氯堿行業是一個能源密集型行業,應該與不同的價值鏈形成一體。氯氣在下游產業,如電子、廢物處理、建筑以及食品包裝等領域都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會議的主講嘉賓,wenoleCozigou在會上強調了三個優先發展重點,即可持續、創新和技能,而可持續投資的先決條件就是克服當前的危機。
據悉,頂著能源壓力,歐洲氯堿工業自身也在朝可持續發展方向積極努力。目前,他們正在從汞法向無汞的膜法工藝技術過渡。據EuroChlor統計,目前,歐洲汞法工藝仍然占到歐洲26%的氯氣產能,但基于膜法的氯氣產能現在已經達到58%左右。EuroChlor成員已承諾到2020年逐步淘汰汞法工藝技術。EuroChlor還將對采用汞法電解池的生產裝置運行性能進行監測。EuroChlor監測結果表明,2012年,整個歐洲的汞排放為每噸氯氣產能約0.73克汞,較2011年的每噸0.81克汞下降了近10%。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