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王燕妮 通訊員 任廣明)大慶油田強化水驅精準開發示范工程引領,今年前三季度,17個水驅示范區產油達103.31萬噸,超產1.66萬噸,遞減率和含水率均好于計劃,開發形勢穩定向好。
大慶油田水驅產量占總產量的62.7%,是產量和效益的“壓艙石”。通過堅持試驗先行、示范引領,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分別開辟了11個精細挖潛示范區和11個控水提效+挖潛增效示范區,引領水驅開發技術不斷升級,長垣老區和長垣外圍的老井遞減率分別控制在8%和13%左右,對比“十一五”期間分別下降了1.3、2.7個百分點,開發效果大幅改善。
進入“十四五”,針對長垣特高含水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低效無效循環嚴重,外圍油藏類型多、開發效果差異大,油層動用不均衡等問題,大慶油田秉承“五個不等于”原則,立足“四個精準”,突出深化地質認識帶動潛力拓展、突出新技術新方法試驗探索、突出進攻性措施研究應用、突出技術集成,注重繼承性、規模性、代表性,在長垣油田選取7個精準挖潛示范區,外圍油田選取10個精準注水示范區,其地質儲量和年產油量均占全油田水驅產量的7%以上。
大慶油田創新提出“兩個避免、四個依靠”,即避免大幅度堆積工作量,避免常規技術簡單使用;依靠地質研究手段創新實現潛力識別的精準化,依靠常規技術用精用準提升調整措施的有效率,依靠新技術攻關與應用提高挖潛措施的精準度,依靠智能開發管理手段實現開發生產的高效率。在深化滲流特征及精細地質研究的基礎上,圍繞注入端精準注水調整,采出端精準措施挖潛,注采井間無效循環高效治理,開展全方位立體優化調整,努力實現“控含水、控遞減、控成本”目標。
采油六廠大力推進水驅精準挖潛工程,以喇北東塊二區為示范區,重點圍繞“厚油層非均質刻畫、剩余油表征、精細控水挖潛”三大方面開展攻關,推行專班管理模式持續加強油藏精細描述等技術攻關,讓層內剩余油潛力分布更加明晰。前三季度,喇北東塊二區已實施措施挖潛10口井,壓裂單井初期日增油4噸;日增油6噸以上高效井占比達到30%,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
采油五廠精心部署精細油藏描述、精細分注、精準開發示范、攻欠增注和注水水質提升“五大工作”,形成一套水驅控遞減“組合拳”。截至目前,采油五廠水井措施工作量超計劃完成,自然遞減率為6.64%,優于運行計劃0.53個百分點,開發形勢日趨向好。
采油四廠持續擴大智能注水應用規模,累計應用420口井。特別是2021年,杏北油田在杏七區中部開辟了全國首個智能注采示范區,智能注水覆蓋率達70%以上。同時,通過重構管理機制,實現測調環節簡化50%以上、單井測調耗時下降3.6倍、注水合格率高于90%,低注層測試精度大幅提升。
下一步,大慶油田將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守住“局”“效”“底”,牢牢掌握主動權,依托示范區形成技術體系和管理模式,按照邊研究、邊試驗、邊推廣的思路,加快技術集成配套及技術成果的轉化步伐,力爭水驅老井遞減率再降低1個百分點,相當于年多產油20萬噸以上,讓水驅產量效益“壓艙石”地位不斷夯實。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