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敬瀟 通訊員 王文進 祁承山)截至10月23日,大港油田首個光熱示范項目——埕隆1601區塊5號井場光熱示范項目運轉良好,與非密閉集輸階段相比,累計節省天然氣消耗24.7萬立方米,減少碳排放1836噸,標志著這個油田的地面集輸系統建設開啟綠色轉型新模式。
大港油田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結合所在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等優勢,綜合對比產能、能耗、場地等條件,確定在采油二廠埕隆1601井區開展“光熱+儲熱”技術替代傳統井口電加熱和天然氣加熱爐外輸模式的先導性試驗,并于2022年年底投產運行。
光熱示范項目采用CPC熱管式真空管集熱器取代原來的電、氣加熱系統,技術上將集熱系統和換熱系統結合在一起,建成“光熱+儲熱+空氣源熱泵+電輔熱”的太陽能供熱系統。系統具有清潔、高效、穩定輸出的特點,在太陽能輻射較強時,太陽能集熱器將輻射能轉化為熱能儲存在蓄能水罐中,通過換熱器為井筒、外輸加熱提供穩定的熱源;在太陽能輻射較弱或夜間時,開啟空氣源熱泵和真空熱水機組輔助加熱,滿足外輸及井筒加熱需求,從而保證油田穩定生產。
光熱示范項目在加熱過程中不產生廢渣、廢氣、廢水,對周圍環境不會產生影響,既提高了清潔能源占比,又減少了油氣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為促進油氣田地面集輸系統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積極探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