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遼河油田打破傳統的高耗能生產模式,加快地面工程節能降耗技術整體升級步伐,打造稠油不加熱集輸、密閉集油

作者: 2023年10月20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10月17日,遼河油田歡采廠齊40區塊地面集輸工藝優化項目施工現場如火如荼。項目完成后,這個區塊將有6座計量接轉站降級,207臺設備、362條管線停運,每年可節氣325.3萬立方米、節電18萬千瓦時。  在“雙碳&rd

  10月17日,遼河油田歡采廠齊40區塊地面集輸工藝優化項目施工現場如火如荼。項目完成后,這個區塊將有6座計量接轉站降級,207臺設備、362條管線停運,每年可節氣325.3萬立方米、節電18萬千瓦時。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以稠油生產為主的遼河油田,積極探索打破傳統的高耗能生產模式,加快地面工程節能降耗技術整體升級步伐,強力打造稠油不加熱集輸、密閉集油改造及脫水系統工藝優化“三大工程”,助力遼河油田實現低碳、清潔、綠色生產。

  稠油不加熱集輸

  探索稠油地面集輸新模式,為節能減排“碳”新路

  傳統的稠油熱輸方式主要有單管熱輸、雙管摻液輸送和三管伴熱輸送。每增加一根加熱管,都會增加成本和碳排放。

  稠油不加熱集輸研究在國內尚無參考先例。在前期零星探索的基礎上,遼河油田設計院從2019年開始全面攻關稠油不加熱集油技術。科研人員通過大量的室內實驗和數據分析,開展含水原油黏度影響分析、低溫下稠油管道粘壁機理等基礎研究,建立了稠油表觀黏度預測模型與計算方法,揭示了含水原油黏度與溫度之間的變化關系,為冷輸提供了理論依據,填補了國內研究空白。

  科研人員在錦45塊開展現場試驗,指導一線結合實際,逐井、逐站開展停爐冷輸,同時對原有的雙管伴熱流程進行改造。截至目前,錦45塊共停運加熱爐337臺,25個計量站和計量接轉站實現功能降級,年節電346萬千瓦時、節氣208萬立方米。

  近年來,科研人員相繼完成齊40塊、杜84塊、錦612塊等高含水稠油不加熱集輸研究,持續加快稠油不加熱集輸技術的攻關及推廣。當前,遼河油田正在選擇典型稠油區塊,研究探索稠油地面集輸新模式,形成適用于油田開發中后期的稠油不加熱集輸關鍵技術。

  密閉集油

  堅持新老系統整體優化,為提質增效賦新能

  年初以來,遼河油田加快推進密閉集油改造工程建設,相繼完成遼興油氣開發公司交2塊、張強油田、包14塊及曙光采油廠密閉集油改造項目的前期設計。

  油氣拉運在生產運行、安全環保等方面存在油氣損耗、成本較高、管理難度較大等問題。對此,遼河油田積極推動密閉集油改造工程,整合優化管網,在保證效益實施的前提下,規劃實施密閉集油改造工程14項,改造井數526口。

  在源頭設計環節,設計人員多次前往現場調研踏勘,簡化地面工藝,滿足管輸進站要求;利用已有設施和場地,采用串接集油和遠端井場集中加熱等工藝,不再對每個井場分別設置加熱點。兩年來,改造的密閉集油工程已投產6項、在建6項。

  茨13塊、34塊密閉集油改造工程項目于今年3月正式投產。該項目堅持新老系統整體優化,采用“串接集油、分散增壓”工藝方案,利用兩個井場新建的一體化增壓裝置,進行油氣就地分離。原油增壓后升溫輸送至聯合站集中脫水處理,天然氣就近自壓進入管網,實現40余座井場、90口油井的密閉生產。

  密閉集油改造工程是油田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一項重點工程。目前,遼河油田已完成計劃改造井數的76%。全部實施后,年可回收天然氣1493萬立方米,節電2464萬千瓦時。

  脫水優化

  探索原油脫水系統優化工藝,向高效低耗要效益

  原油脫水技術是石油生產的關鍵環節之一。按照集團公司關于“加快實施‘低成本發展’和‘深化系統優化調整’”的部署,遼河油田針對各采油廠地面工藝現狀,陸續開展了地面生產系統現狀調查工作,分析現有脫水工藝主要能耗點及存在的主要問題,著手探索原油脫水系統優化工藝,逐步實現原油脫水地面工藝技術高效、節能、減排。

  科研人員分別對稀油、高凝油及稠油開展脫水處理技術研究,在興三聯、沈四聯、曙五聯、高一聯等現場試驗,總結出了旋流聚結油水分離技術、電脫水技術等多種工藝措施。

  特別是在稠油脫水技術及工程研究中,創新形成了新型高壓高頻電脫水處理工藝技術,實現了七個方面的技術突破,打破了原油電脫水工藝應用的技術界限,突破了處理介質的應用范圍,大大提高了原油脫水效率。

  與此同時,為滿足綠色環保要求,結合VOCs治理實施密閉脫水改造,降低脫水系統能耗,科研人員先后開展了沈采脫水系統工藝優化、茨采脫水系統工藝優化等稀油聯合站改造項目。項目完成后,5座聯合站將降級為轉油放水站,1座聯合站關停,沈采、茨采、遼興科爾沁地區原油脫水負荷率不斷提升。

  遼河油田還以“揭榜掛帥”的形式推進曙四聯低成本稠油密閉脫水技術研究攻關,為聯合站脫水工藝升級、VOC治理提供技術支撐。(記者 雷鳳穎 通訊員 賈煜 吳朔)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