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敬瀟 通訊員 董昊)今年年初以來,大港油田以油區為原點,向“一市四省”輻射,扎實有效推進市場開發工作,實現了新增地熱市場“從0到777萬平方米”的突破性發展。
年初,大港油田提出了堅持一體兩翼、協同融合的總體發展思路,積極構建以油氣勘探開發為主體、新能源和儲氣庫業務兩翼齊飛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首次將新能源業務作為重要一翼。
面對競爭激烈的新能源供熱服務市場,大港油田形成了以天津為中心、輻射晉冀魯豫4省業務的發展格局。今年,油田首批4個地熱能供暖制冷項目順利開工,第二批5個地熱能供暖制冷項目通過初設評審,即將開工。
大港油田聚焦淺層和中深層地熱開發,不斷深化地熱系統“源、儲、水、蓋、通”評價研究,優選地熱資源有利分布區,建立大港探區重點區塊地熱地質模型,精細評價地熱動態資源量,指導地熱項目高效開發。同時,油田積極探索閑置油氣井改造地熱井、空氣源等技術,研究攻克套管改造、防砂、射孔、防腐等技術難題,并攬下首個外部市場項目;借鑒油氣生產注水、凈化等技術經驗,夏季將符合要求的地表水借助地熱井儲存到地下,冬季取出,通過“夏儲冬用”實現地熱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
為保障地熱項目高質量落地,大港油田組建了地熱建設運維中心,成立了9個地熱工作項目部,基本實現“啟動前有部署、推進中有交流、運維期有評估”。此外,經過調研和協調,油區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收費價格順利通過油田公司專業會議審定,這對地熱項目發展及提質增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大港油田積極把握“雙碳”機遇,培育綠色發展動能。目前,勘探開發研究院和采油五廠淺層地熱供暖制冷項目已穩定運行超過2.2萬個小時,年減碳約1.1萬噸。今年隨著9個地熱能供暖制冷項目完工,屆時,大港油田地熱供暖制冷面積將達到128萬平方米。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