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軍 通訊員 姜鈺瑩)9月7日,在冀東油田油氣集輸公司商業儲備油庫,核實完現場作業環境后,綜合維護班班長劉俊濤按下確認鍵,一張電子作業票立刻生成,作業票上寫明了施工位置、人員證件、作業器具、安全措施配備、氣體檢測記錄等信息。
作為大型油氣儲存基地,冀東油田商業儲備油庫積極致力于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臺項目建設。運行上線的安全作業票系統是冀東油田首個安全作業票系統,該系統依據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企業管理制度,設置作業票證的模板及安全風險分析、管控措施、作業許可審批的流程。各審批環節必須以現場審核、人臉識別、電子手寫的方式驗證分析員身份,無誤后才可簽發作業票,最終形成地點、人員、票據缺一不可的標準化閉環,杜絕了“李鬼充李逵”的冒名頂替現象。此外,該系統還能依據不同作業等級,調閱作業內容、開票時間、審核節點等信息,達到追責溯源的目的。
據了解,應用后的安全作業票系統能將作業審批許可條件條目化、電子化、流程化,并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對作業進行全程跟蹤與痕跡管理,實現了從特殊作業申請、預約審查,到安全條件確認、許可、監護和全流程信息化、規范化、程序化管理的過程。這對推進現場作業標準化、辦票過程可視化、管理執行規范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