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陽 倪駿)8月22日,新疆油田公司陸梁油田作業區生產現場,公司技能專家陳海東利用Zigbee+北斗技術獲取單井生產數據,確保單井運行正常。該技術一改往日員工駕車跑井采集數據的老辦法,降低了行車安全風險,巡井車加油成本也顯著下降。
長期以來,陸梁油田作業區因產能井自動化設備不全,運營商網絡未覆蓋,瑪東達字井區的關鍵生產數據無法實現遠程監控。這不僅影響生產,還存在不能及時發現隱患的風險。
為了徹底解決達字井區生產數據無法監控的問題,自動化運行維護中心設備組技術人員集思廣益,厘清重點、難點問題,最終采用光伏供電和無線儀表組合的形式,利用Zigbee短波采集單井的生產數據,提升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便捷性。
方案確定后,接下來需要克服的就是網絡未覆蓋的問題。達字井區不僅沒有被工控網絡覆蓋,連三大運營商的網絡在該地區都很不穩定,如何把單井的生產數據傳回作業區、實現監控,成了目前最大的難題。設備組成員選擇了信號最穩定的北斗衛星技術,成功將現場的單井數據傳輸回來。使用北斗衛星技術,不用再單獨鋪設光纜或者架設主站,在減少成本的同時,數據的傳輸也很穩定。
8月中旬,該作業區自動化運行維護中心將此技術運用到了DaHW1545、DaHW1546和DaHW1313這三口井,保證了這三口單罐井套壓和原油含水率數據利用Zigbee短波回傳到現場控制器,并通過北斗衛星通信將數據傳輸到作業區數據庫,實現了在DMS和SCADA系統均可實時查看,徹底解決了達字井區投產兩年多來一直無法實現遠程監控的問題。
作為該作業區的首例Zigbee+北斗技術應用,為作業區節約設備及人工費用約105萬元,還為生產技術人員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數據支撐。
下一步,該作業區將把Zigbee技術與北斗衛星的全覆蓋技術應用到其他井區,加快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自動化技術與安全生產的深度融合,加速油氣生產物聯網運維體系建設,推動業務流、信息流、安全流“三流合一”,為建設“全面感知、輔助研究、趨勢預測、決策支持、遠程控制”的安全高效智能油田而奮斗。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