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江蘇神通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氫閥生產線上,工人正在電腦上輕松操作數控機床。“這條生產線于今年初投產,僅設備投入超過5000萬元,設計年產能在1萬臺。”公司副總裁章其強介紹。
從昔日一個僅生產通用閥門的小廠,到如今成為國內標準最高的核級蝶閥、球閥主要供應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內A股上市企業,神通閥門秉承著“做就做到最好,爭當單項冠軍”的工匠精神,瞄準產業最前沿的高精尖技術,改寫了中國高端閥門依賴進口的歷史。
“禮拜閥”逆襲成20年超長“保質期”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還是啟東閥門廠的神通閥門依靠為上海寶鋼等企業生產進口設備備件、提供維修配套服務,在市場分得一杯羹。“1993年,寶鋼引進一套進口生產線,但是閥門經常損壞,維修既耗時又費錢,還耽誤生產。我們抓住了這個機會,為寶鋼生產配套閥門,以國產替代進口。”章其強說。
機會來之不易,神通人開始了沒日沒夜的技術攻堅,“5+2”“白+黑”成了所有研發人員的工作常態,全廠上下鉚足干勁。“當時閥門技術在國內是空白,我們從零開始,在研發上走了不少彎路。”章其強說,第一批產品生產出來,在試驗時就被打了回票。后來經過反復調試,產品雖可以投入使用,但壽命卻一言難盡,“當時寶鋼人戲稱我們的閥門是‘禮拜閥’,就是用了一個禮拜就要壞了。”回憶當初,章其強笑著搖頭。
神通人沒有被挫折打敗,經過老一輩技術骨干不分晝夜對產品技術的改進,閥門使用壽命逐漸延長,1個月、半年、5年、10年……如今使用時間最長的閥門已有20年的超長“保質期”。神通成了此類國產閥門的“單項冠軍”,也成為寶鋼備品備件的聯合研制中心成員單位。
從那時起,做國產閥門的“單項冠軍”就成了神通不變的追求。2005年前后,國家提出核電裝備國產化、自主化戰略。神通憑借為核電站提供服務積累的寶貴經驗,開始加入核電閥門國產化團隊。“我們很快研發出用于核電站的海水蝶閥,在秦山核電站使用得非常好,但在大亞灣核電站卻經常損壞。”章其強回憶,當時為了搞清楚緣由,公司直接從兩個核電站所在海域各拉了幾卡車海水回來進行模擬實驗分析。經過無數次試驗、研制,研發人員找到了其中癥結:不同海域海水氯離子濃度、溫度不同,對閥門的侵蝕程度不同。于是,他們從改變生產材質、改進涂層入手,歷時4年攻克了這項難題,從而一躍跨入國內核電裝備行業第一方陣。
隨著一次次在閥門領域的新突破,神通也在不斷做大做強。2010年6月23日,神通閥門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去年,神通閥門實現主營收入近20億元,銷售收入、實現利稅穩居全國閥門企業前列。
勇闖國產閥門領域“無人區”
多年來,神通閥門堅持走自主研發之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攻關“卡脖子”項目關鍵核心技術。“我們神通就是要做國產閥門領域別人不敢做、不能做的產品!”章其強的話擲地有聲。
在冶金鋼鐵行業閥門上取得的成績,讓神通“吃”到了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此后公司跨入能源化工閥門領域。在這個龐大的藍海市場,神通大展身手,開發的煤化工專用系列閥門服務于神華集團,開發的超(超)臨界火電站給水泵汽輪機排氣蝶閥應用于華能電廠、大唐電廠,開發的罐車專用系列閥門讓中集集團南通公司的集裝箱閥門首次實現國產化。
創新,神通永遠在路上。近幾年,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勢頭還在滾滾向前,神通緊跟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緊抓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換這一契機,在現有的冶金、核電、化工等基礎板塊,繼續轉型升級,向高壓氫用閥門、半導體設備精密閥門領域進軍。
目前,在整個氫能產業鏈中,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等核心部件已基本完成國產化,但氫用閥門卻仍存在“卡脖子”問題。神通先后建成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實驗室通過了國家CNAS認可。如今,神通研發的70MPa高壓氫閥已成功替代進口,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智能化建設走在全國閥門行業前列。
A股上市13年來,神通公司堅持“立足冶金,發展核電,拓展石化,服務能源”的市場定位,圍繞“樹行業標桿、創國際品牌”的戰略目標,實施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不斷填補國產閥門的空白領域。“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鞏固和擴大在冶金、核電和能源化工領域的市場地位,瞄準氫能高壓閥門、半導體設備用精品閥門市場進行規劃和布局,實現神通閥門新的更高質量的穩健發展。”章其強說。
是“創二代”更是“闖二代”
近年來,我國民企逐步進入新舊交替的傳承期。8年前,研究生畢業的吳昱成選擇回到神通閥門接過父輩手中的“接力棒”,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依靠對市場和產品的敏銳嗅覺,秉持出國留學積累的新理念,他帶領企業走出舒適區,跟著時代新風,在這場創業接力中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8年間,吳昱成參與實施了7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3項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以及國家產業振興計劃、國家工業強基工程、江蘇省工業轉型技術改造項目等多項省部級重大項目。
“市場環境復雜嚴峻,如何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是企業面臨的難題。必須沉下心穩扎穩打,先求生存再求發展,把現有的業務做深做透,再去挖掘新的增長點。”多年來,吳昱成抓住國家產業發展的風向標,用新的發展理念,帶領公司在閥門新領域穩步發展,神通高壓氫閥和半導體設備精密閥門的團隊在他的培養下一步一步成長起來,成為公司新的中堅力量。
“企業發展需要更多年輕的力量,所以我在青年人才引進方面下了大功夫。”吳昱成說,目前公司90多人的氫閥技術團隊基本上都是“90后”。神通閥門也與東南大學、上海橡膠研究所等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與中科華核電技術研究院共建了企業研究院,引進省雙創人才1人、省博士聚集計劃3人,這些高端人才必將在未來進一步引領神通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