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彭剛 通訊員 姚小莉 王忠濤)6月6日,中國石油首個自主開發的特高含硫氣田——鐵山坡氣田全面達產,日產天然氣400萬立方米。這些天然氣進入國家管網輸往長江經濟帶,將惠及1000萬人口。這標志著我國特高含硫氣田開發關鍵技術實現新突破。
我國硫化氫含量超過30克/立方米的高含硫氣藏有90%集中在四川盆地。鐵山坡氣田位于四川達州境內,硫化氫含量最高達16.59%,是目前國內已投產的硫化氫含量最高的整裝氣田。為了開發鐵山坡特高含硫氣田,西南油氣田公司用3年時間,在地質理論、技術創新、安全開發等方面發力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實現從突破特高含硫氣田開發技術向打造行業標桿典范的跨越。
這個公司按照“安全規格等級最高、工業自控水平最高、智能化水平最高、技術經濟水平最高”的標準,在鐵山坡氣田部署了6口建產井,測試累獲日產氣量超千萬立方米、井均測試日產氣171萬立方米,井均無阻流量達300萬立方米/日,實現特高含硫氣田“少井高產”開發的重大突破。
特高含硫氣田開發,安全是重中之重。鐵山坡氣田建設采用高等級材質,是陸上石油天然氣整裝氣田首次大規模使用耐蝕合金雙金屬復合材料,從材質本身解決了管道內腐蝕問題。腐蝕控制方面,西南油氣田自主研發CT2-19A緩蝕劑,形成“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全區域”的整體腐蝕控制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并實現工程化,較國際同類產品抗腐蝕性能提高16%,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特高含硫氣田腐蝕防護領域的行業話語權。
氣田采用先進的工業自控系統,對整個氣田生產運行數據進行集中監視控制和調度管理,緊急情況下可實現全氣藏聯鎖關斷和放空,在國內首次實現特高含硫氣田開發站場無人值守。采用當前最嚴格的安全防護距離,全范圍覆蓋社區報警系統,并與氣田泄漏監測系統形成聯動,安全防護距離為行業內最大范圍。采用多層次的冗余檢測和巡檢方式,集輸站場采用固定式氣體探測器+云臺式激光泄漏監測系統,運用物聯網、SCADA系統、數字孿生、數據可視化、無人機等信息化技術,全面建成以“生產數據自動采集、生產過程聯鎖控制、生產區域自動布防、生產異常智能聯動”為特征的鐵山坡智能化氣田。
鐵山坡特高含硫氣田的安全清潔高效開發,對我國掌握特高含硫氣田開采核心技術,推動天然氣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將在滿足國計民生能源需求、助力企業低碳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