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消滅虧損,虧損就會消滅企業。”這是企業生存的基本法則,事關發展和穩定大局,事關全體員工切身利益。面對連年巨虧的困境,東北公司清河發電公司在2022年旗幟鮮明地打響了“清電保衛戰”,以超常定力推動資產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同比減虧3.35億元,近六年來首次實現扭虧為盈,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逆境奮進闖出了一條改革發展逆襲新路。
“千人同心、共渡難關,堅決打贏‘清電保衛戰’?!痹?022年工作會議上,清河發電公司面向全員鏗鏘發出動員令,以提質增效為牽引,聚力保供增效下好“先手棋”,號召全體干部員工破釜沉舟奮戰扭虧脫困之戰。
堅持“搶”效益電量和“摳”深度調峰并舉,充分挖掘機組經濟性和靈活性,實現火電機組收益最大化。全年兩臺600兆瓦機組應發盡發46億千瓦時電量,結算深調輔助服務和兩個細則考核收益1.85億元,同口徑同比增收1.21億元,列區域同類電廠首位。超前籌劃電力現貨交易,年度成交省間現貨電量2.147億千瓦時,實現增收8836余萬元,位居東北公司首位。
“每逢過節必大修,這種節奏咱核電檢修人早就習以為常了。”面對核電機組春節大修,該公司紅沿河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王強的這份樂觀豁達,也是該公司廣大員工長年駐守核電大修現場的真實寫照。2022年,該公司堅持向外部市場要效益,將安全檢修、質量檢修、優質服務放在塑造“清河檢修”品牌首位,推動電站服務產業提質增效,高標準完成7臺次核電機組大修、4臺次火電機組大修及2臺次燃機小修工作,實現外部利潤8500萬元,讓“清河檢修”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實現扭虧為盈再進一步,必然要尋求全新利潤增長點。該公司充分發揮既有優勢,圍繞“火電+”做文章,從拓展延伸綜合智慧能源、火電及火電衍生品產業鏈入手,創新打造了廠區內“火電+”綜合智慧循環經濟園區。攜手大客戶,遼寧(鐵嶺)大數據中心全新能源供電綜合能源示范項目應運而生;促進地企合作,年處理量3.16萬噸粉煤灰的加氣磚廠在線連續生產;開創路企共贏物流鏈,年吞吐量2萬噸的集裝箱貨運站臺投產運營;騰挪空間建設新油區,開展廢水零排改造項目……2022年,該公司廠區內綜合智慧循環經濟實現“內循環”,“零排放”正在由計劃表變成進程表,園區實現創收2200余萬元,成為驅動該公司轉型發展的強勁新動能。
該公司順應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大勢,把打造國家電投鐵嶺市百萬千瓦級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示范項目作為實現老火電企業生存發展的新希望,舉全公司之力,搶前抓早、主動攻堅。全面調研周邊資源稟賦優越的縣市區,密集開展“友朋行動”,匯集各專業精兵強將,收集資料、研討交流、反復論證、逐級上報……在一盞盞不熄的燈、一個個不眠的夜、一個個奔走的人的托舉下,鐵嶺市百萬千瓦級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示范項目順利通過鐵嶺市新增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優選,一期50萬千瓦風電項目獲核準。籌謀兩年的新能源大基地項目,迎來了歷史性突破,發展藍圖已然徐徐展開。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