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閥門生產公司與代理商串通謀取中標,協議被判無效案例分析

作者: 2023年05月2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一案例簡介某技術服務公司(代理方)與某閥門生產公司(生產方)簽訂《閥門代理銷售協議》,主要內容為:閥門生產公司同意技術服務公司代理銷售其生產的全部閥門產品,投標采用閥門生產公司北京辦事處的名義,合同簽

案例簡介

某技術服務公司(代理方)與某閥門生產公司(生產方)簽訂《閥門代理銷售協議》,主要內容為:閥門生產公司同意技術服務公司代理銷售其生產的全部閥門產品,投標采用閥門生產公司北京辦事處的名義,合同簽訂也以閥門生產公司的名義辦理。中標后,技術服務公司加成部分由閥門生產公司在收到買方的每筆款項后一周內向技術服務公司指定賬戶支付。

技術服務公司參與某石油化工公司新建工程項目,向閥門生產公司支付投標保證金20000元,由閥門生產公司投標并被石油化工公司確定為20萬噸/年丁辛醇項目閥門框架采購項目的中標單位,項目中標價格合計5938141元。之后,閥門生產公司(供方)與石油化工公司(需方)先行簽訂了一份標的總價為26276元的《產品購銷合同》。該合同履行過程中,技術服務公司與閥門生產公司因閥門產品由誰墊付生產成本產生爭議,導致閥門生產公司最終未與石油化工公司簽訂正式的20萬噸/年丁辛醇項目閥門框架采購合同。石油化工公司向閥門生產公司退還投標保證金20000元,閥門生產公司將該款項退還給技術服務公司。

技術服務公司提出起訴,請求法院判令閥門生產公司賠償投標期間的公關費用67602元、補償已簽合同收益4556元并解除《閥門代理銷售協議》。

技術服務公司自述石油化工公司作為招標方,要求投標方必須是閥門生產企業,因其不是閥門生產企業,沒有投標資格,故不能以自己的名義投標。而閥門生產公司具有投標資格,故自己才與其合作,并最終中標,共同取得商業機會。

閥門生產公司認可是技術服務公司撮合石油化工公司與閥門生產公司合作,使得自己最終中標,但自己并沒有參與具體投標過程,期間一直都是技術服務公司與石油化工公司在進行直接溝通。

法院認為,技術服務公司明知招標單位有關于投標資格的要求,在其自身并不具備投標資格的情況下,利用閥門生產公司的資質并以對方的名義投標。在投標過程中,技術服務公司采取請客、吃飯、娛樂、聯誼活動等商業賄賂手段謀取中標。雙方還在《閥門代理銷售協議》中約定閥門生產公司同意技術服務公司代理銷售其生產的全部閥門產品,中標后,閥門生產公司要向技術服務公司支付加成收益。由上可知,技術服務公司和閥門生產公司雙方名義上是閥門產品代理銷售關系,實際上是雙方相互配合,以不正當手段謀取中標,爭取銷售閥門產品的市場交易機會并分享利益。其行為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案涉《閥門代理銷售協議》應為無效。對于技術服務公司關于賠償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并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

案例分析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經營者應在其市場經營活動中通過公平競爭行為獲取交易機會,自覺遵守市場規則,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維護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這是保證社會經濟良性發展的基礎,對于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具有重大影響。如果經營者串通起來以他人名義投標、簽訂合同,將會損害招標人的利益,雙方當事人從事的民事法律行為依法應認定為無效,上述案例反映的就是此類問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了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即“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經過招標投標程序訂立的合同首先必須符合上述條件,同時還要符合《招標投標法》的相關規定,如不得串通投標、弄虛作假、低價搶標等。

但是也有一些合同不符合上述條件,可能導致無效。如《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合同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所謂“惡意串通”,是指行為人與相對人互相勾結,為牟取私利而實施的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該規定明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因此簽訂的合同也就無效。其理由是法律不保護非法的利益,因合同雙方當事人相互勾結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具有明顯的不法性,應當給予否定性評價,也就是法律應當否定該合同的法律效力,從而保護受到侵害的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維持市場經濟秩序。

惡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為在主觀上要求雙方有互相串通、為滿足私利而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目的,客觀上表現為實施了一定形式的行為來達到這一目的。該類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各方當事人都出于惡意。所謂“惡意”,指行為人不僅明知相關的客觀事實,而且在實施行為時主觀上有侵害他人的故意,即行為人具有加害他人的不良動機,且主觀上具有損害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故意。

二是當事人之間互相串通。所謂“互相串通”,首先是指當事人之間存在著意思聯絡或者溝通,都希望通過實施某種民事法律行為而損害特定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其次是當事人之間在客觀上相互配合或者共同實施了非法的民事法律行為。

三是損害了特定第三人的合法權益。這里說的特定第三人,包括國家、特定集體或者特定第三人。

本案中,技術服務公司與閥門生產公司以不正當競爭手段謀取中標,簽訂《閥門代理銷售協議》只是用來掩人耳目,技術服務公司并沒有生產制造投標產品的能力,不符合投標人的資格條件,于是與閥門生產公司惡意串通,并以后者的名義投標謀求中標,實際上是借用他人名義投標,違反了《招標投標法》第三十三條“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也不得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規定。閥門生產公司與技術服務公司勾結,同意對方代替其投標,為違法行為提供幫助,雙方串通行為侵害的是招標人的利益,符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惡意串通的構成要件。后雙方因合作分歧產生合同糾紛,法院依據《民法典》的上述規定認定案涉協議無效,使其非法意圖未能得逞,符合法律規定。法院積極發揮司法審判職能,努力維護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有力地推動市場經濟邁入良性的發展軌道。

案例啟示

投標人應當誠信參與投標,而與他人串通并借用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供應商也不得將自身的資質、業績借用給他人投標,更不能與其他供應商串通代替其投標,為他人違法行為提供幫助,這些行為將會記入國家誠信體系和征信系統并將受到法律的譴責和否定。

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印發,提出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審核等事項中,充分發揮公共信用服務機構和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作用。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報告標準,推動信用報告結果實現異地互認。

所以,對招標投標各方來說,誠信參與招標投標活動,既是法律要求,也是職業道德和市場需求。在國家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信用體系加快建立和新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唯有遵紀守法、誠信經營,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才能長久立足市場并贏得廣大客戶。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