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設,樹立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先進典范,激勵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為榜樣,為推進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開展2023年度武漢“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為此武漢科技報開設專欄“尋訪最美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報道一批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充分展示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精神風貌。
張娜:
勇克“閥門”關 助攻核能源
2003年,進入武漢鍋爐集團閥門有限責任公司從事產品研發工作到現在,張娜擔任中國閥門協會第三屆、第四屆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鍋爐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安全泄壓裝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電力行業電站閥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她負責研制的“壓水堆核電站核二級電動截止閥”是百萬級千瓦核電站用的關鍵閥門,為公司順利取得許可證奠定了基礎;負責研制的熔融金屬介質閥門是我國第四代核電冷快堆及次臨界堆芯用閥門,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我國核能技術發展做出了貢獻。4月28日,本報記者采訪了這位用心、用情、用愛、用行動在崗位上無私奉獻,守護著自己無比熱愛的科技工作的有心人。
“三牛”精神感動客戶
武漢鍋爐集團閥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老字號國企,秉承工匠精神與“三牛”精神,不斷進行創新開拓。2022年,張娜圍繞公司戰略目標開始制定新產品研發項目。
前期的準備尤其重要。“得親自跑市場,做調研,向同行取經。這是一個瑣碎又繁復的過程,考驗的就是耐力和細心。”張娜告訴記者,往往早出晚歸跑幾天卻無所得,但一旦有了機會,她就會毫不猶豫地抓住,一句玩笑話,一個吐槽,都可能點亮她的搜索“馬達”。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后,張娜制定了研發的“靶子”。然后鉚定目標,從技術方案,到樣機制造,進行大量地計算、分析及模擬測試,帶領團隊頂住巨大工作壓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成功完成試驗和鑒定。
此間“后方”出了狀況,家中老人病魔纏身、幼兒無人看護等種種困難都壓在她的肩膀上,尤其項目試驗前一天,張娜還因為小孩突然生病在急診室折騰了一整夜。團隊知道后,讓她先把孩子照顧好,團隊這邊“先頂上”。
屋漏偏逢陰雨天。項目實驗當天竟真出了問題,團隊一開始“瞞”著張娜準備獨自解決,但張娜知曉后,拖著一整夜沒合眼、滴水未進的身體直接從醫院趕到公司,帶領團隊解決了問題后再趕回醫院。
搞研發就是要做別人不能做的
“搞技術研發,就是要想原來不敢想,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張娜告訴記者,當時公司重點項目“超大口徑超臨界參數全鍛造閘閥研發”在國內屬首次研制,沒有經驗借鑒,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頗多。合同評審之初,公司就深知該項目的重要性與難度。但張娜代表研發人員立下了軍令狀。
“‘牛’都吹出去了,就必須要把這個項目搞出來,不然多沒面子呀。”張娜笑著說。組建研發團隊,圖紙設計,技術難點分析,生產制造與安裝,一步步來。幾個月的艱難攻堅,項目成果初具雛形。但天有不測風云,新冠疫情的到來卻打亂了所有的既定計劃:1月23日武漢封城,一時間,城市停擺、人車斷流,項目研發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疫情防控和技術研發,哪只手都不能松!”作為支部書記及研發項目帶頭人的張娜對待突發狀況,堅持“兩不誤”方針:一方面協助組織人員設備,星夜緊急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積極響應武漢市委、市政府號召,主動下沉社區一線,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技術人員將研發工作擺到線上來。在她的帶領下,項目如期竣工、交付使用。
一鍵刪除 只為更好地開始
2022年,一年一度的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如期而至。多次參賽并斬獲佳績的武鍋閥門,這一次卻因員工調崗、經營任務重等多重原因打算放棄報名。湖北省科協的領導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提出有困難可以幫忙解決。一種被認可的榮譽感和科技工作者的責任感油然而生,經過考慮,張娜還是決定參加比賽,并大膽啟用三名剛入職幾個月的年輕人。
張娜告訴記者,甄選參賽項目后,她盡己所能把學到的創新方法知識教于他們,幫助分析項目難題、解決方法,觀摩曾經的參賽資料、視頻,陪同他們一起“一波三折”認真備賽。
賽前,張娜邀請湖工大鄧援超教授進行指導。沒曾想,鄧教授提的問題直接如一劑涼水當頭潑下。畢竟隨著創新方法的推廣,參賽隊伍、參賽項目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參賽PPT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總達不到理想效果。“我們一直跳不出先入為主、最常用也最保守的舊框框。不妨用裁剪法找出最主要的矛盾,再拓展思維找出最優方法,我們的PPT展示也需要注入靈動元素,讓人耳目一新。”張娜提出建議。
這意味著要推倒重來,之前的準備作廢了。“無欲者少求,我們這是因為有了欲望,才自我折騰,是積極的一面,不妨拼一下,無論結果怎樣,鍛煉的目標都達到了呀。”張娜勸慰大家,最后統一思想,一鍵刪除,從頭開始梳理,分工合作。苦心人天不負,最終三名年輕的同志延續了武鍋閥門創新方法大賽的優勢,獲得了湖北賽區一等獎。
作為“二胎媽媽”,小寶寶還尚幼,老人又年邁,工作繁忙,張娜每天恨不得連軸轉。“可是生活嘛,不就是解決一個一個問題、克服一個一個困難嗎?今天覺得過不去的坎,以后回頭看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張娜坦然說著。
也正是靠著這份毅力,張娜帶領團隊致力于超(超)臨界閥門國產化工作,研發超(超)臨界全鍛造閘閥、截止閥、堵閥、止回閥等產品,取得了20多項國家專利和武漢市科技成果,參與起草了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為推進我國閥門國產化進程做出了突出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