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前彬 通訊員 趙聰)4月23日,遼河油田今年建成投產的歡喜嶺采油廠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成功產出液態二氧化碳36噸,預計全面達產后日產可達90噸左右,在減少稠油開發碳排放的同時,為油田開展CCUS試驗提供了更穩定更廉價的碳源。這是這個油田推進“三大儲庫”建設的生動實踐之一。
今年年初以來,遼河油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當好能源保供“頂梁柱”的重托,貫徹集團公司工作會議精神,系統謀劃并推進儲氣、儲碳、儲能“三大儲庫”建設,探索具有遼河特色的綠色轉型之路,為集團公司綠色低碳“三步走”戰略推進和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貢獻力量。
“打造‘三大儲庫’,是遼河油田實現轉型發展、長遠發展的戰略選擇。”遼河油田總工程師楊立龍表示。遼河油田強化油氣與新能源并重的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從“石油公司”向“能源公司”、從“能源供給”向“能源服務”的轉變,不斷培育新的業務增長極,讓產品服務更多元、生產過程更清潔、盈利基礎更牢固。目前,“三大儲庫”相關建設和科研攻關已全面啟動。
全力擴建儲氣庫,打造周邊清潔能源供應樞紐。遼河儲氣庫群作為國家“十四五”重點工程,在東北及京津冀地區冬季保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單日最大采氣量可達3530萬立方米。錨定“十四五”末更大的調峰目標,遼河油田堅持調峰保供與建設運營同步推進。在剛剛結束的去冬今春調峰保供中,儲氣庫群累采天然氣27.1億立方米,再創歷史新高,東北儲氣中心地位進一步凸顯;同步推進雙6等老庫擴容和馬19等新庫建設,開展地面注采裝置擴建。預計遼河儲氣庫群單日采氣能力年內可再翻一番。
傾力快建儲碳庫,打造地區碳封存服務基地。遼河油田適用碳驅油及埋存的油藏單元有200余個,在碳驅油方面已有近10年經驗,建立了完整的碳捕集、注入、埋存鏈條,2022年注碳5.6萬噸。遼河油田錨定2025年注碳39萬噸、埋碳36萬噸目標,圍繞“提高采收率與碳埋存同步發展”思路,加快推進CCUS業務產業化。今年年初以來,遼河油田新投產兩座自建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目前正推進雙229塊CCUS-EOR先導試驗,積極與中國石油駐遼煉化企業構建上下游協同減碳模式,加強與地方重點碳排放企業對接,未來將為周邊企業提供碳處理、碳埋存服務,打造碳埋存、碳交易市場,助力周邊省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奮力新建儲能庫,打造區域電力儲能調峰中心。遼河油田以稠油開發為主,受熱采開發方式影響,存在單位商品量綜合能耗高、成本高、碳排放量大等現實問題。為把用熱需求大的劣勢轉化為優勢,遼河油田攻關開展電熱熔鹽儲熱、固體儲能等技術路線,使用谷電、綠電加熱蓄能替代天然氣生產熱能,既提高了電氣化率,又助力周邊電網削峰填谷,減少“棄風棄光”現象的發生,推動實現電網“儲能庫”和遼寧電力調峰中心建設。目前,遼河油田30千瓦電熱熔鹽儲熱現場試驗已取得成功,15兆瓦電熱熔鹽蒸汽發生器、固體蓄熱電加熱爐等技術也在同步啟動實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