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曉娣)截至4月10日,作為中國石油首個大規模綠電自消納項目,吉林油田15萬千瓦風光發電項目累計發電量達5953萬千瓦時,降低油田生產成本2260萬元。吉林油田綠色低碳油田建設已步入“快車道”。
節能“瘦身”,做低碳生產踐行者。吉林油田全力尋找適合自身發展又卓有成效的新路。“十三五”以來,在油氣保持穩產的前提下,同口徑能耗總量從79.1萬噸標煤下降到65.52萬噸標煤,相當于增產原油9.5萬噸。
據統計,吉林油田抽油機采油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電能,占總生產耗電的一半左右。針對這一情況,吉林油田結合大平臺集約建產模式,研發應用了游梁式一機雙井抽油機、繩輪式液壓抽油機等多種節能型抽油機,較常規抽油機節能30%。吉林油田結合自身低產、井多、含液高等特點,通過改變集輸管線傳統伴熱或摻入熱水輸送方式,全面推進降溫摻輸和不加熱集輸辦法,收效顯著。截至3月底,全油田單井冷輸井數達6900口,占總井數比例超過45%,單位能耗較“十三五”初下降了30%以上。
同時,為有效利用開采用水、分離后再被注入地下循環的低溫余熱資源,吉林油田采用熱泵技術提取污水余熱,來替代場站加熱負荷,從而減少場站加熱爐的燃氣消耗。目前,已建成4個余熱利用項目,可節約天然氣700萬立方米/年。
替代“加速”,做低碳建產先行者。在集團公司黨組支持下,吉林油田全面實施原油、天然氣、新能源“三分天下”戰略,以綠電、綠氫、二氧化碳為紐帶,推動上下游一體化協同發展,全面融合,開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征程。
將油氣低碳建產作為轉型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服務社會、推進綠色能源外供業務發展的同時,依托吉林石化升級改造提高吉林油田綠電建產規模,為吉林石化供應綠電,大力提升其化工產品的綠色屬性,打造吉林綠色協同發展示范基地。
吉林油田堅持開展3項低滲透儲層地熱先導試驗,為清潔熱力替代提供寶貴的數據經驗。目前,新木油田地面隊淺層地熱供暖,一個供暖季可節電60萬千瓦時;長春油田伊52站報廢井筒取熱獲階段性進展,累計替代原油120噸;乾安油田花9站進行熱儲改造后,水量、溫度正在大幅上升。
突破瓶頸,做“零碳”油田建設引領者。在位于查干湖核心區的新立Ⅲ區塊,坐落著吉林油田最大的采油平臺集群。目前,4個大平臺通過應用光伏、風電、電化學儲能電站,光熱、空氣能和二氧化碳注入橇等集成技術,已基本實現了化石能源零消耗。
在距離查干湖百余千米的乾安大情字荒原上,運行著亞洲最大CCUS-EOR示范工程項目,已累計注入二氧化碳277萬噸。吉林油田現已完成大情字井油田百萬噸級“零碳”示范區規劃,具備了CCUS全流程工業化應用推廣條件。目前,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65萬噸、產能20萬噸的一期工程正緊鑼密鼓推進。未來,吉林油田和吉林石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將在這里通過新能源產生的電力源源不斷地注入地下,助力原油增產的同時,逐步實現傳統油田向“零碳”油田轉變。
探索“零碳”油田建設腳步不停歇。目前,吉林油田正在光熱應用、風電直驅電鍋爐、二氧化碳壓差儲能、余壓發電、智慧化集群間抽、智慧能源管控等技術領域進行著積極研究與有力嘗試,全力建設綠色低碳新型油田,交出轉型發展時代新答卷。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