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聊城市軸承產業以及即將舉辦的第八屆臨清·中國軸承、零配件及專用
裝備展覽會暨軸承產業發展高層論壇。
聊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葛偉介紹,聊城市是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以臨清為中心,向東昌府區、東阿和冠縣延伸形成了軸承產業集群。這里擁有國內最大的軸承貿易市場和零配件生產基地,是市場主體最多的軸承產業集群。截至2022年,該產業集群內有7749家市場主體,整體產值達310億元,其中105家為規模以上企業,14家為營收過億元企業,規上產值年均增長9.7%。這些企業已經成為我國軸承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市場集聚優勢。如臨清的煙店軸承專業批發市場已成為全國規模大、品種多、規格全的軸承專業批發市場,被認定為省級內外貿結合市場和省級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該市場占地1600余畝,建筑面積達40萬平方米,擁有各類門店5000余家,經營11類17000余種產品。國內外各大軸承企業均在此設有經銷處,年交易額達300多億元。
鏈條配套優勢。上下游企業協作密切,冠縣鍛造主要為臨清軸承配套,東阿約60%鋼球、東昌府約30%保持器流向臨清成品軸承,形成了鍛造—車加工—磨加工+鋼球、保持器—成品—市場的生產加工銷售“完整閉環”,專業分工明確、配套能力強,在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中獨一無二。
集群規模優勢。臨清軸承成品年產量90億套,覆蓋7000余種型號。東昌府軸承保持器年銷量達120億副、行業占比7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軸承保持器生產基地。東阿縣是亞洲最大的鋼球生產基地,國內市場占有率70%以上。冠縣軸承鍛造占全國市場四分之一以上。
細分產品優勢。擁有省級以上
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7家,如臨清博特軸承的薄壁軸承、宇捷軸承的調心滾子軸承、東昌府金帝保持器的保持器等多種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細分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東阿鋼球集團進入2022年全國軸承行業主營收入前20名(第12名)。
開放合作優勢。便利的交通物流,優良的生態,推動聊城軸承走向世界。臨清市已經連續舉辦7屆軸承產業展會暨高層論壇,參展企業達到900余家,已成為國內較有影響力的軸承專業展覽會。在國內規模最大的中國國際軸承
裝備展覽會上,聊城軸承企業占比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