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增亮)春分剛過,好消息傳來。截至3月23日,川慶鉆探長慶鉆井公司今年鉆井進尺突破100萬米,同比增加33.3萬米,刷新技術指標23項,其中水平井鉆井進尺達40.6萬米。當前,長慶鉆井以每日鉆井進尺2萬米的速度奮勇向前。面對勘探開發持續向更深更廣領域拓展,以及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這個公司員工全面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將之轉化為工作動力,取得了生產經營“開門紅”。
自今年生產啟動以來,長慶鉆井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全年工作主線。各單位組織專題學習研討,深度謀劃全年工作,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集團公司“轉觀念、勇擔當、新征程、創一流”主題教育活動,將“穩增長、調結構、抓創新、增動能、固根本”作為建設一流鉆井工程技術服務企業的實現路徑,迅速聚集起廣大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長慶鉆井立足長慶油田主力市場,大力拓展市場,積極跟進煤層氣市場,自有鉆機著力調結構、提功能、占高端、減規模,合作鉆機著力提標準、控風險、強服務、求雙贏,一體化打包專業服務投放市場,引領構建鉆井一體化產業集群,推動市場占有率、工作量持續攀升,有力服務保障油田增儲上產、高效建產。
在寧夏青石峁區塊打井的50652鉆井隊,在高效完成第一口井施工后,僅用9.54天就完成設備拆卸、搬遷、安裝作業。隊長鄧曉東介紹:“今年公司運行全井段技術方案優化、全工序定額周期、全成本定額的‘三全’管理,是我們縮短鉆井周期、建井周期、拆遷安周期的有力法寶,強化落實執行,實現打快井、控成本、增效益的目標。”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長慶鉆井錨定行業一流,沖刺科技前沿,規模研發應用鉆頭、水力振蕩器、工程地質導向等工具,為鉆頭裝上“導航系統”,做到打得快、打得準。公司廣泛應用EISS工程作業支持系統,將數千口井、上萬臺設備裝進計算機、接入互聯網,實現地下井筒看得見、摸得著、打得好。各生產區域發揮工程地質一體化優勢,以最優指標建立提速模板,帶動整體技術水平全面提升。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