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波 許琳迪 特約記者 王燕妮)這是一個難忘的時刻。3月26日10時,大慶油田智慧生產指揮中心的屏幕上,產量箭頭躍向新高峰: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突破25億噸!
25億噸,意味著什么?相當于為全國14億人口人均生產1.78噸原油。如果以1噸原油發電4000千瓦時計算,按照2022年我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總量,可供全國人民使用7.4年。
這是一條艱辛求索的道路。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極度缺油。1959年,大慶油田被發現。從建成大油田到開發高效油田,64年來,松遼盆地的滾滾油流融入國家經濟動脈,大慶油田實現原油5000萬噸穩產27年、4000萬噸穩產12年,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的奇跡。
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十年,面對資源接替難、特高含水期開發難等挑戰,大慶油田奮力突圍,國內原油連續8年實現3000萬噸硬穩產,頁巖油勘探實現重大戰略突破,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全面加力提速,年油氣產量當量始終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大慶油田創造了世界領先的陸相砂巖油田開發技術,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4.8%,3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化學驅提高采收率技術穩站世界“C位”,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生產基地,三次采油累計產量近3億噸。
25億噸,有多重?占據我國陸上原油總產量的36%,累計上繳稅費及各種資金3萬多億元,催生發展東北地區重要煉化生產基地。標注在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這個數字,見證了中國石油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繁榮的有力支撐。
今年是鐵人王進喜誕辰100周年。25億噸原油,每一滴都凝聚著精神的力量。“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以王進喜、王啟民、李新民“三代鐵人”為代表的廣大石油人跨時空接力穩產,有力詮釋了“石油工人心向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25億噸,這是大慶油田‘為祖國加油’的歷史坐標,更是新時代新征程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的新起點。”股份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朱國文說。
松遼盆地是個“聚寶盆”,地下仍有豐富的資源儲量。跨過“25億噸”,大慶油田正在開啟新的“將來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大囑托,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以“一穩三增兩提升”開啟資源接續新篇,推進穩油增氣、內外并舉、多能互補、綠色發展,勇當能源保供“頂梁柱”,保持能源總當量穩定向上,奮力走好新的能源長征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