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儀表:為大國重器裝上“中國閥”
設計工藝、生產備料、加工處理、零件組裝……走進位于寧夏吳忠市的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各個環節都在緊張有序忙生產。車間里的電子顯示屏上,一組組數據實時變動,代表著各生產部門當月的訂單量、生產任務和完成進度等。
“最近各個部門都在加班加點趕訂單,以我們部門為例,這兩個月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近30%。”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球閥事業部部長李飛說,今年以來,疫情影響消退,市場活力釋放,預計整體訂單量會有明顯增長。
新訂單源源不斷、新產品加緊研發。這家擁有60多年歷史的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正在控制閥等產品領域不斷深耕、實現突破。近年來,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忠儀表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玉山帶領下,吳忠儀表開發了60多項控制閥新產品,其中24項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先后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4項,取得50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在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里擺放著一個直徑達3米的白色三偏心蝶閥展示樣品,上面裝有目前企業研發生產的最大閥門和最小閥門。這也是吳忠儀表多年來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成果縮影。
“公司研發生產的控制閥等產品在我國石油化工、西氣東輸、深海工程、核電站等重大裝備制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據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王學朋介紹,目前吳忠儀表研發生產的控制閥等產品在相關領域實現15%“領跑”、60%“并跑”、25%“跟跑”。
企業的技術進步、研發創新離不開人才隊伍。在吳忠儀表,除了每年持續投入大量科研經費,企業還著力構建起科研團隊、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技術帶頭人,并在美國建立研發中心,有效支撐企業科研創新。
吳忠儀表在科研創新上不斷取得突破,攻克了不少關鍵基礎零部件、關鍵材料、關鍵工藝等方面的“卡脖子”問題,讓更多大國重器裝上了“中國閥”并實現穩定可靠使用。
“下一步我們科研創新的方向就是向著高端控制閥等產品的更廣領域、更高標準進軍,為‘上天入地’的各種重大裝備、各項重大工程服務。”王學朋說,在航空航天、深海工程等領域,隨著一些重大裝備的裝置擴容、參數提升等變化,對使用的控制閥等產品提出更高要求,比如需要在超低溫、超高溫等極限環境工作,需要更大口徑、更高工作速度、更長工作壽命等,這些都是企業開展創新創造的方向和目標。
轉自:經濟參考報(有刪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