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塔里木油田基層干部員工時指出,能源安全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中央企業是能源保供的“頂梁柱”,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多措并舉全力增產保供,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中國石油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大囑托,立足“兩個大局”,胸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油氣業務形成“三個1億噸”格局,持續夯實油氣保供主體地位;油氣開發水平穩步提升,新能源業務全面提速;各油氣田企業齊奏“加油曲”、唱響“爭氣歌”:大慶油田不斷壯大接續力量,扛起標桿旗幟的時代擔當;長慶油田迎難而上,建成國內第一大油氣田;遼河油田開辟老油田發展新境界,實現連續37年千萬噸規模穩產,堅決當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和“頂梁柱”。
從今天起,《中國石油報》推出夯實能源壓艙石系列調查報道,全方位講述中國石油全面奮進高質量發展、勇當能源保供“頂梁柱”的積極探索與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開局之年開出新境界,奮進之年展現奮進之姿。今年前兩個月,大慶油田生產原油483.87萬噸,超計劃運行;生產天然氣10.6億立方米,牢牢把握了油氣生產主動權。
回想7年前的“兩會時間”,2016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大慶就是全國的標桿和旗幟。”大慶油田是我國重要能源生產基地,保持什么樣的產量水平,事關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事關當好標桿旗幟的核心競爭力。牢牢抓住穩油增氣生命線,截至2022年,大慶油田實現原油連續8年3000萬噸以上穩產。
作為老油田的代表,大慶油田綜合含水率已達95%。進入“后油藏、非常規”時期,如何實現“再突圍、再突破”?大慶油田牢記總書記重大囑托,把握時與勢、攻與守、近與遠,扛起標桿旗幟的時代擔當,堅定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第一方陣前列。
把握時與勢
以“一穩三增兩提升”,保持能源總當量穩定向上
2023年是關鍵之年——
這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塔里木油田基層干部員工,百萬石油人端穩端牢能源飯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倍增。
這是一個關鍵的空間點。能源變革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賽道加速比拼,市場競爭更加開放。集團公司繪制世界一流企業藍圖,發展步伐全面加快。
時與勢遇合,身在其中的大慶油田怎么看?怎么干?
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大于挑戰。黨和國家對能源安全高度重視,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集團公司黨組科學決策,因時應勢,大慶油田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期。
原油產量,是當好標桿旗幟最厚重的底色,檢驗著標桿旗幟的含金量。大慶油田堅定抓好“三件大事”,堅持原油3000萬噸穩產底線不動搖,以穩為先,以穩為進,進中提質,昨天的蓄勢為今天贏得主動。
2022年,我國原油產量時隔6年重返2億噸。這其中,集團公司原油產量穩中有升,占國內原油總產量的比例達52%。作為東部老油區的大慶油田很拼:油田內部采油單位以超產50.7萬噸的努力,把產量穩在3000萬噸以上,有力支撐了集團公司原油產量“大盤”。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重大囑托,在“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重大部署中找準新的歷史方位,堅定能源總當量穩定向上的奮斗目標。大慶油田以“一穩三增兩提升”目標布局落子:實現原油3000萬噸高質量穩產,天然氣增、非常規增、新能源增,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這既是目標也是路徑,契合國家戰略、順應發展大勢、堅定歷史擔當。
把握新一輪發展的“時與勢”,大慶油田致力打造新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技術優勢,著力解決好“資源多少”“成本高低”“轉型快慢”等事關油田發展的重大問題,闖出一條老油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讓“壓艙石”更穩更牢,在新時代保持標桿旗幟的先進本色。
把握攻與守
守牢油田發展“基本盤”,開創“多能互補、綠色發展”新格局
老油田要實現穩產很難:一方面,產量逐年遞減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唯有運用科技手段使其減速變緩;另一方面,穩產要追求高質量必須未雨綢繆,發展接續力量,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石油在地質家腦海里”。作為世界級特大型砂巖油田,大慶油田資源稟賦得天獨厚,但非均質性復雜。這種非均質性,增加了開采難度,但也蘊含巨大潛力。
大慶油田清醒地認識到,要不斷解放思想、闖出新路,以思想、信心、能力、狀態的解放推動勘探生產力的解放。發展靠“守”是守不住的,標桿旗幟不是喊出來、保出來的,而是拼出來、奮斗出來的。最好的防御是進攻,唯有以成績“歸零”再出發的心態、敢闖敢試的進攻性姿態,以新的能源安全觀、市場化思維,回應時代之問、發展之需。
思想“破冰”,行動“突圍”。大慶油田大打效益增儲進攻戰,勇攀“儲量增長新高峰”,進一步深耕松遼、海拉爾盆地富油氣區,加快川渝、塔東等重點領域立體勘探,加大新區新領域風險勘探力度,不斷開辟“大場面”、力求“大發現”,持續提升資源掌控能力;氣“蘊”川渝,夯實川渝探區天然氣上產30億立方米的資源基礎,打造戰略接替新陣地;征戰塔東,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慶玉1井設計井深9209米,目前已鉆至5380米。
穩油增氣,守牢油田發展“基本盤”。截至2022年,大慶油田三次采油連續21年實現千萬噸以上穩產,天然氣產量實現12年連續增長。今年,大慶油田圍繞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穩油增氣,進一步突出水驅控遞減、三采提質提效和新區效益建產,大力推進天然氣上產,鞏固穩油增氣發展格局。聚焦關鍵難題,大慶油田成立5個工作專班集中攻堅突破,打好穩油增氣主動戰。
“綠”能澎湃,提升“硬實力”、實現快發展。大慶油田加快布局和發展新能源業務,加快建設千萬千瓦級“風光氣儲氫”一體化示范基地,開創“多能互補、綠色發展”新格局,推動“一油獨大”向“多能互補”的重大轉變。今年,大慶油田力爭實現新能源裝機規模150萬千瓦、CCUS注氣35萬噸以上。
將破解難度變成發展高度,大慶油田以更具進攻性的狀態,著力打破常規、突破禁區,奮力推動“地下再認識”“儲量再增長”“采收率再提高”“地域再拓展”,以思想大解放推進企業大發展。
把握近與遠
打造油、氣、新能源三足鼎立格局,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
3月14日,大慶油田朝熱R3-U1-H1地熱井現場鉆機轟鳴,鉆頭不停地向地下鉆進。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預計3月末,他們將完成第一對U型井鉆井任務。
這是中國石油首個U型井“取熱不取水”循環換熱試驗工程。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節約燃煤2.78萬噸,年減少碳排放4.88萬噸。在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大慶油田不斷提速,開拓新能源領域。
百舸爭流,不進則退,大慶油田正邁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程。
珍視輝煌厚重的歷史,大慶油田堅定扛起舉旗樹標的歷史責任,描繪的藍圖清晰可期:力爭到2035年,形成油、氣、新能源三足鼎立發展格局;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基業長青、百年發展,基本建成永續發展的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
知所從來,思所將往。當下,大慶油田把握近與遠,統籌質與量,明確抓好“三件大事”、譜寫“四個新篇”、統籌“五大業務”總體戰略布局。圍繞“一穩三增兩提升”目標,打造一個“基本盤”加三個增長極的增量發展格局,以科技和管理雙輪驅動,全力寫好成長篇,為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注入強勁活力和動能。
科技創新“往遠看、向前搶”。大慶油田爭當中國石油原創技術策源地的標桿示范,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完善頁巖油原位成藏理論體系及開發配套技術等;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構建新型創新聯合體;加快數智油田建設步伐,擴大油氣生產物聯網覆蓋范圍,力爭完成3.52萬口井。
改革攻堅持續“闖”和“創”。今年,大慶油田將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做好“加減法”,大力推進組織機構精簡高效;用活“人才池”,大力推進人力資源優化,不斷提高人均創效能力;錨定未上市業務增收創效,找準問題“破局點”,加快產業鏈內生再造,推動從生產導向型向市場導向型轉變。
當下的大慶油田,勢頭正盛、資源向好、環境有利,呈現出進位爭先之勢。新征程是充滿夢想的遠征,大慶石油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大囑托,以對黨絕對忠誠、無限忠誠的信念,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以只爭朝夕的奮進姿態,全力推進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建設,當好新時代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主力軍。(記者 劉波 特約記者 王燕妮)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