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北油田公司二連油田阿爾善基地,七只小天鵝在東湖嬉戲。 |
和煦的暖風吹過山巒和平原,枝條抽芽吐綠,花朵含苞待放,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
這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大好時節,石油人造林綠化的熱潮在神州大地處處涌動。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近年來,中國石油綠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植樹造林活動吸引全民參與,生態修復治理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取得新突破,綠化產業發展蹄疾步穩。一幅生機盎然的綠色畫卷徐徐展開,一份沉甸甸的綠化成績單躍然紙上,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石油綠地總面積達3.14億平方米,綠地率為23.49%,當年新增綠地面積為1370萬平方米,同比持續增長。
高標準謀劃
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近年開展的“中國石油開放日”活動中,各油氣田作業區、煉化廠區內芳草如茵、綠樹成蔭的環境,讓前來參觀的人們贊嘆不已:“真沒想到,在這里走路如同在公園漫步!”人們能給出如此高的評價,得益于中國石油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一張藍圖繪就到底的信心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尤其是自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中國石油深刻認識到,要堅決扛起綠色發展的使命擔當,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石油力量。
2021年,中國石油將“綠色低碳”納入公司五大發展戰略之一,明確了“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并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2022年,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強調,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提升思想認識,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美麗中國建設的新要求,堅持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引領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為己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講好綠色低碳轉型故事。
近年來,集團公司不斷強化綠化制度建設,下發管理制度,修訂管理規定,為石油綠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確保綠化工作有效開展。2022年6月,中國石油發布《中國石油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3.0》,基于“替碳、減碳、用碳、埋碳”的碳循環經濟解決方案引領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9月印發《“十四五”綠化發展規劃》,對公司林業碳匯、生物多樣性保護、義務植樹和林業生物質能源建設作出全面部署,綠化發展駛入快車道。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中國石油根據自身特點,確定了綠化工作實現新突破、開創新格局的著力點,即以打造義務植樹新平臺、布局碳匯林碳中和林建設工程、實施生態修復治理、推動綠化產業發展等為重心,為集團公司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為美麗中國增添更多“石油綠”注入新動能。
高水平推進
一以貫之抓落實
春暖花開時,家住大慶市讓胡路區乘風街道的王女士常常去附近的萬畝碳中和園走一走。過去,這里雜草叢生、淤泥堆積,人人避之不及;如今,這里栽花種樹,碧波蕩漾,林間小路邊還搭建了休閑露臺,已然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地。這是中國石油積極開展綠色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
“四項工程”建設有的放矢。集團公司綠化工作的重心由居民區轉移到了生產一線、辦公場所、生活小區和生產預留地,重點實施生產廠區場站建設綠色生態工程、辦公庭院建設綠色人文工程、生活小區建設綠色宜居工程、生產預留地建設綠色創效工程“四項工程”,石油綠化工作更為科學化系統化運行。
義務植樹開展如火如荼。近年來,中國石油持續深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2021年共有41.4萬人次實地參加義務植樹,2022年達70萬人次……逐年增長的數字折射出石油人每年參與義務植樹的活躍度不斷提升。2022年3月10日,中國石油與中國綠化基金會聯合發起的“我為碳中和種棵樹”公益活動正式上線,石油人的植樹理念發生了實質改變,從線下到線上,從“單打獨斗”到聚指成拳。隨著捐款金額不斷創新高,捐款額度目標也從項目初期的2000萬元調整至如今的1億元,成功讓植樹造林成為全體石油人的自覺行動。2022年,該活動共有59.8萬余人次參與,募資總額占中國綠化基金會全年網絡募資總額近50%。目前,首批公益資金已在大慶油田、長慶油田、新疆油田和玉門油田建設的3500余畝林地投用。
生態修復治理節節取勝。多年來,中國石油積極實施生態修復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創造了大慶油田“高處育樹,低處蓄水,過渡地帶自繁草葦”的生態治理修復新經驗,打造了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態防護林、新疆油田8.5萬畝生態防護林兩張亮麗名片。長慶油田結合零碳示范區建設全面開展碳匯林建設;新疆油田采取撫育更新方式大力營造碳中和林;2020年11月正式揭牌的大慶油田馬鞍山碳中和林,更是成為推動集團公司綠色轉型發展、全面加強森林碳匯業務邁出的重要一步。截至2022年年底,集團公司共建設碳匯林碳中和林1.185萬畝。
綠化產業發展乘風破浪。歷經多年發展,中國石油逐步意識到,由經費管理型綠化向經營創效型綠化轉變,逐步實現“以綠養綠”“以地養綠”,是實現石油綠化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舉辦苗木展銷會、打造區域合作平臺、成立苗圃(花圃)聯盟等,激活了集團公司綠色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為所屬園林綠化單位創造了良好市場機制。截至2022年年底,集團公司共有大小苗圃116個,2022年共出圃苗木64萬株,目前育有苗木383萬株。
高質量實踐
一往無前譜新篇
塔里木油田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創建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石油人在荒漠中書寫出綠色奇跡。如今,驅車行駛在“穿沙公路”上,車窗外疾馳而過的一片片、一叢叢沙柳、楊柴和梭梭樹等植物,讓人切身感受到“生命禁區”的勃勃生機;不時出現的沙鼠、狐貍、野兔等野生動物,增添了新的活力。以此為代表,石油人繪就的一幅幅綠色畫卷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在地處戈壁荒漠的吐哈油田牛圈湖油區,“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萬余畝胡楊林矗立其中,紅隼在空中盤旋,十幾峰駱駝在吃草,來往的車輛和起起伏伏的抽油機卻沒有影響到它們。在獨山子石化千萬噸煉油裝置區,道路平整開闊、干凈整潔,兩邊綠樹挺立、花草點綴,藍天、草地、裝置渾然一體,美若天成。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在大慶油田主力采油礦區,水面波光粼粼、野鴨嬉戲、蘆葦搖曳,有人湖邊靜心垂釣,有人草坪支帳篷放風箏,不時傳來歡聲笑語。林野中一俯一仰的磕頭機,似乎在提醒著行人所處的區域其實是油區。冬日,在距離塔里木油田克拉2氣田不足1公里的戈壁雪原上,多只黃羊宛若“雪中精靈”,時而駐足遠眺,時而低頭覓食,與油氣區井站相映成趣,恍若一體。頑皮的白海豚、枝繁葉茂的紅樹林,與廣西石化成排的油罐在祖國南海之濱繪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畫面。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在大慶油田果午湖、老虎山和馬鞍山生態治理示范區,華北油田二連分公司阿爾善基地的東湖濕地,以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結合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生態系統恢復和動物棲息地保護,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石油特色的企業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OECMs(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其他有效區域保護措施),努力實現“將自然帶回油田、讓油田回歸自然”的目標。當年到處沼澤地、鹽堿灘、垃圾山,如今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天藍水清、鳥語花香。
美麗中國建設中展石油風采,國土綠化深入推進中現石油擔當。展望未來,中國大地上這幅石油綠色畫卷必將描繪得更加郁郁芊芊!(記者 王芳 特約記者 柳軍)
案例1 大慶油田
昔日草木不生地 變身生物新家園
3月5日,大慶油田最高氣溫升至11攝氏度,油田生態園區內的果午湖棧橋已是游人如織,不時有鳥群掠過,形成了一幅人與自然、企業與自然的和諧畫卷。
近年來,大慶油田把果午湖地區作為生態建設的試驗田,按照“高處育樹,低處蓄水,過渡地帶自繁草葦”的指導思想,組織技術、設備、人員三大會戰,治理湖泡、修整地形,最終將這里建設成了風景如畫、游人如織的生態園區。
春夏季節,果午湖水面波光粼粼,野鴨嬉戲,蘆葦搖曳;林間枝上,叫不上名字的鳥兒飛進飛出、啁啾嬉鬧;草叢里,多種多樣的昆蟲,在不經意間翻土筑窩,建設著它們的獨立王國。登高一望,這里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天藍水清,若不是林野中一俯一仰的磕頭機頑皮地向游人們“點頭致意”,還以為來到了園林水鄉、煙雨江南。果午湖生態示范區已成為大慶油田綠色發展的名片、生態建設的縮影,不是土生土長的大慶人,誰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草木不生的裸露地。
環境好了,景色美了,大慶石油人并沒有滿足。大慶人認真領會“尊重自然,順其自然,回歸自然”的深刻意義,又在果午湖開展起了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工作。在生態修復過程中,首先進行污染治理和湖泡清淤,徹底改變原有水體,消除污染隱患;采用濕地植物栽培與擴繁、客土改良栽培、客土+表土改良栽培等措施,促進本地植被恢復;在恢復區設置“多重生境”:本杰士堆、湖邊斜坡漸變生境、湖中小島、濕地等等,促進了生物多樣性恢復。
經過1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大慶油田果午湖已經擁有植物42科、94屬、114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種;鳥類29科、45屬、5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8種,省級重點保護鳥類33種;魚類10科、43屬、55種;兩棲動物3科、5屬、5種。昔日的草木不生之地,早已蝶變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記者 張云普)
案例2 長慶油田
廣植碳匯林 油田添綠色
![]() |
長慶油田綠色井場。 |
當春的氣息逐漸吹綠大地,在矗立著“長慶油田姬塬公益碳匯林”字樣的山峁上,樟子松、云杉、新疆楊已蔚然成林。截至3月6日,像這樣的碳匯林長慶油田共建成6400畝,年碳匯量可達到3300噸,可釋放氧氣2400噸。
長慶油田生產區域遍布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四省區,數萬口油氣井、數千座井站和近10萬公里油氣長輸管道身處在近20個水源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之中,南部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北部荒原大漠植被稀少,自然環境敏感脆弱。如何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長慶油田將此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
對此,長慶油田以油氣田生產生活區域為中心,圍繞“大站大庫”、大型生產生活倒班點,先后在陜北、隴東油區啟動綠色礦山、碳匯林、生態示范區建設工程,建成大型碳匯林基地10多座,筑起降碳環保生態屏障。
為了有效發揮森林固碳作用、提升生態碳匯能力、改善油區生活環境,長慶油田主動學習林業知識,精細統籌護林管理,精心選擇了既適合當地樹木生長條件,又滿足碳匯林建設要求的各類樹種,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長慶人持之以恒做到“開發一片、綠化一片、保護一片”,探索出林緣區、水源區、沙漠區等8種生態環境保護模式。目前,已建成清潔文明井場8000多個,打造出安塞油田、西峰油田等8個國家級綠色礦山,油區綠化覆蓋率達95%。
長慶油田不僅種好“家門口的樹”,還積極參與地方綠色建設。今年,位于陜北榆林的第二采氣廠參與榆林市生態修復、生態重建等工作,主動承擔和認領“退耕還林”“塞上森林城”綠化任務。截至目前,累計植樹造林近4.5萬株、新增綠地面積3.3萬多畝。
現在,位于毛烏素沙漠的蘇里格氣田,青草、淖爾(蒙古語稱湖泊)和采氣樹自然組合,錯落有致的天然氣處理廠和藍天白云交相輝映,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成了氣區的“常駐嘉賓”。綠蔭蔥蔥中,長慶油田正在用實際行動“保護每一寸土地,守護每一滴碧水”,在建設基業長青百年長慶的同時,守護青山長青。((通訊員 楊潔 謝東良))
數說
3.14億平方米
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石油綠地總面積達3.14億平方米,綠地率達23.49%,當年新增綠地面積為1370萬平方米。
149.25萬人次
2022年,共有149.25萬人次通過實地、“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等形式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共植樹422.52萬株。
1278萬平方米
截至2022年年底,共有大小苗圃116個,占地面積達1278萬平方米。
59.8萬余人次
“我為碳中和種棵樹”公益活動將于2023年3月10日滿一周年。截至目前,共有59.8萬余人次參與活動,獲得愛心捐款超1920萬元。
中國石油《“十四五”綠化發展規劃》將實施八項工程
一、基礎建設工程
1.開展綠化普查
2.提高數字化水平
3.管護現有林草資源
4.實現協同增效
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
1.全面布局頂層設計
2.建設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
3.總結推廣優秀案例做法
三、植樹造林工程
1.持續開展義務植樹
2.提升義務植樹盡責率
3.開展“萬口油井場植百萬棵樹”行動
四、森林碳匯工程
1.布局碳匯林、碳中和林工程
2.建設碳中和園、碳中和場站
3.科學提高造林碳匯能力
五、生物質能工程
1.開展生物質乙醇和汽柴油技術研發與實踐
2.高密度生物質燃料研究和應用
3.生物質固體燃料技術應用與推廣
4.促進林油融合發展
六、產業化發展工程
1.提升綠化產業經營質量效益
2.拓展林業資源綜合利用方式
七、綠色創建工程
1.搭建“綠色創建學習平臺”
2.助力綠色企業建設
八、公益工程建設
1.開展“我為碳中和種棵樹”公益活動
2.參與國家重大生態公益活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