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利歐泵業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業務轉型升級,積極應對不斷涌現的新挑戰,在甲銨泵、液氨泵、水利模型、抽水蓄能機組和智慧平臺等方面的技術攻關和新技術應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麣W泵業集團董事長 顏土富先生
利歐泵業集團董事長 顏土富先生
01
記者:近兩年來,利歐集團進行了較大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模式調整,我們記者也注意到利歐在市場品牌端呈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那么,此次調整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顏土富 先生: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利歐泵業從2021年開始,鞏固現有國內外市場,積極調整經營策略。經過兩年不懈努力,國際業務在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下平穩發展,國內業務營收大幅度增長,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策略已經初見成效。近兩年我們主要調整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經營策略的調整。在區域策略上,我們從“以國際市場為主”向“國內與國外市場雙管齊下”轉變。在業務模式上,我們積極響應市場需求,從“渠道為主”向“渠道與直銷”并重轉變。我們在國內GDP排名靠前城市建立利歐銷售團隊,國內市場銷售人員從不到100人壯大到近800人。
二是組織管理的調整。我們深度聚合集團化資源優勢,打通獨立銷售管理的5大制造基地(浙江溫嶺、 湖南湘潭、 遼寧大連、印尼、匈牙利),整合成立國內營銷中心和國際營銷中心,在杭州建立利歐泵業集團總部,把銷售、供應鏈、管理進行統一,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利歐溫嶺總部
02
記者:利歐泵業集團總部的成立對企業當下發展有哪些方面的提升?在未來,利歐對總部發展有什么布局,為什么會考慮將總部建立在杭州?
顏土富 先生:成立泵業集團總部,是利歐全局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利歐產品原先以出口業務為主,自2001年開始出口到歐盟,現已銷往全球150個國家及地區,在美國、俄羅斯、迪拜、印尼、泰國、匈牙利、孟加拉等地設有子公司。根據2019年泵業海關數據分析報告顯示,利歐水泵出口排名第一。
隨著2020年5月,中央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大戰略部署,利歐敏銳的捕捉到這一重要機遇,緊跟我國經濟發展趨勢,于同年8月在杭州組建了國內民泵營銷中心,為下一步發展計劃做好前期準備。隨著國內業務的不斷壯大和企業整體戰略規劃的調整實施, 2022年4月,我們正式在杭州建立了利歐泵業集團總部。
作為營銷、管理、財務、投資、技術等多個管控中心,利歐泵業集團總部的成立能讓集團內部資源得到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實現降本增效。
第一,在全球五大制造基在整合的過程中,相互之間構成高效運轉的整體,可以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從全局上進行掌控,推動利歐泵業整體良性發展。
第二,通過優化集團內部資源配置和各板塊相互賦能,我們打通“供產研銷”全閉環,不僅能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增強企業行業競爭力,也能提升客戶體驗感,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理念。
第三,可以有效減少客戶的溝通時間成本,同時能夠獲得更全面的泵與系統解決方案。
選擇在杭州成立總部,基于以下兩點考慮:
一是,杭州是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能帶動傳統行業整體數字化轉型,這與利歐“泵與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近年來,杭州也在不斷提升對總部企業及總部經濟的扶持、培育、引進,今后也將更高水平建構現代產業體系與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這對利歐的數字化發展有極大的引領作用。
二是,杭州的人才凈流入率連續5年全國第一,能吸引和積聚全世界優秀人才。我們希望借助杭州的地理優勢,引進和培養更多“高精尖”人才,持續提升軟硬實力,扎實推動并實現利歐泵業集團的高質量發展。
03
記者:在新的架構下,利歐泵業如何定位自己在水泵市場的發展,是否有重點關注領域或市場?
顏土富 先生:按照集團最新的戰略部署,以及對于水泵市場發展趨勢的研判,利歐泵業確定從“以生產和銷售為導向”的水泵產品提供商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泵與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
我們也對核心業務市場進行了梳理和劃分,從而更加聚焦市場和客戶。根據業務結構,主要分為水利、電力、石化、市政農林、建筑二供、OEM六大政企領域和DIY、農業、光伏、全屋四大消費者領域,未來也將全領域多行業并行發展。
04
記者:在大型定制泵市場,集團旗下的湖南利歐泵業,在這些年的發展中,逐漸成為國產品牌的中堅力量之一,未來,集團會如何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顏土富 先生:對于集團來說,首先是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利歐技術中心具有完善的研發體系,負責集團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的研發。是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企業流體機械重點研究院,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有一批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
我們技術中心近500人,其中享有國家政府津貼2人,博士19人。近年來不斷與浙江大學、江蘇大學、蘭州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建立深度戰略合作,提高企業研發水平。
我們期望通過技術創新,突破高效、高速智能泵的研發及生產應用領域等關鍵技術,完成對流場分析、數值模擬、優秀水力模型、振動與噪聲等的研究以及成果的產業化,實現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形成核心競爭能力。
經過多年的持續投入,目前我們已具備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工業設計能力,核心零部件通過自主研發制造,產品的零部件自制率約80%,處行業高水平。
其次,是強化產品質量。我們持續引進包括進口高速沖床、數控車床、自動繞線嵌線機在內的先進生產設備,提升產品自動化生產水平,提高產品精度,保障生產效率與質量穩定性。
同時,我們也在加速擴建制造基地。利歐湖南湘潭制造基地二期廠房投資總額超過2個億,擴建近4萬平方米,現階段主體已完工,預計上半年投入使用;利歐遼寧大連制造基地二期廠房投資總額超過1個億,擴建近3千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一系列高精尖設備的投入能持續保障利歐在定制化泵上的領先優勢,為國家大型項目盡獻利歐力量。
05
記者:利歐泵業智能制造標準應用——“泵業智能工廠標準應用試點”成功入選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名單》,展現了數字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那么利歐在數字化轉型進展情況是怎樣的?
顏土富 先生:實際上我們從很早開始就在數字化轉型方面,2015年,利歐“農機農業用泵數字工廠建設項目”被列入工信部2015年智能制造專項, 2018年項目成功驗收。我們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利歐工廠制造過程中的每個車間、每臺設備、每個檢測結果進行實時采集,實現智能化、少人化生產,實現產品從設計、加工、檢測、裝配的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管理。針對利歐數字化轉型,分享以下三點:
一是集團管理的數字化。數字化管理是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前提,2022年,我們啟動SAP&財務中臺數字化項目,用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助力利歐泵業高質量發展;引入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統一銷售業務線流程,實現全流程高效運轉;推進財務中臺項目,提升財務運營效率;迭代利歐選型軟件,為客戶提供更為精確化、專業化、個性化的選型系統。
二是產品的數字化轉型。我們以軟件為載體,加強自主研發能力與新技術應用,對水泵產品與解決方案進行數字化升級,例如2022年發布的利歐QZ系列潛水軸流泵產品,將自主研發的智慧水泵系統配置于產品中,賦予新一代泵站自動監測功能。
以及我們為卡塔爾世界杯提供智慧用水解決方案,利歐技術團隊在專業評估球迷村“世界杯”期間的人流量和用水量后,為項目配備了78臺BWS-HYB恒壓變頻供水系統,我們通過智慧供水系統,以系統化解決方案提升整體運行效率,實時監測高效協同,有效的降低能耗,保障供水安全,實現綠色運作。
三是制造基地的數字化建設,降低泵類設備制造過程中的能耗。我們的生產是自動化的,智能工廠設備自動化率約90%。我們的設備使用是精益化,電泳工藝較原有工序用電量減少51%,用水量減少50%,用天然氣量減少47.8%。我們的工廠運行是低碳化的,利歐制造基地采用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能每年節電770萬kW·h,相當于每年減少308萬千克標準煤的消耗。
06
記者:利歐泵業在2022年的業務表現如何?2023年又有什么計劃?
顏土富 先生:2022年,利歐泵業的營收和利潤雙雙實現增長,再創歷史新高,進入“中國制造500強”,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結果機械行業23位”等榮譽稱號。
2022年,利歐泵業國內外均取得重要項目突破。國內典型的業績如江西大唐國際新余二期工程項目,其采用了GS2200-32/16型單機雙吸離心泵,是目前口徑最大的中開泵。另外我們在LNG行業取得突破性業績,如成達總包陽江LNG調峰儲氣庫項目海水泵項目和中海石油氣電集團LNG接收站海水泵項目(江蘇濱海海水泵+珠海LNG海水泵)。國際項目上,如卡塔爾世界杯住房項目和沙特房建項目供水預增壓系統等。
2022年,利歐泵業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業務轉型升級,積極應對不斷涌現的新挑戰,在甲銨泵、液氨泵、水利模型、抽水蓄能機組和智慧平臺等方面的技術攻關和新技術應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截止2022年底,利歐泵業新增62項專利,共參與14項國家、行業及團體標準的起草和修訂,進一步夯實了集團的行業領先地位。
2023年,對于泵行業來說,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泵作為裝備制造領域的重要設備,是下游能源、冶金及供排水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轉型升級的基礎性配套設備。
我國泵行業發展較歐美等發達國家起步較晚,雖然國內泵相關設備已實現部分國產化替代,但受制于核心技術研發周期、產品配套標準要求以及品牌影響力,部分重要核心部件或技術仍舊依賴進口,國產化程度有待提高。
如水力模型計算軟件、復雜、特殊環境泵用技術、軸承與密封等關鍵部件、微泵領域技術、供排水泵車液壓系統等核心部件仍存在不同程度依賴進口,成為制約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目前核心技術保護升級的背景下,核心技術國產化程度亟需提高。
長期以來,國家大力提倡通過自主研發提升國產化裝備水平,國產化替代進口產品以高性價比獲得市場優勢,由于泵類中高端市場產品附加值相對較高,進口替代領域是國內泵行業發展的重要機遇。
未來,利歐泵業將持續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向掌握核心技術、在特種泵的設計、新材料研究與先進生產工藝、智能制造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國際泵企看齊。在特殊應用領域,如大型水利工程用泵領域不斷突破技術難關,替代進口品牌,保障我國供水、用水安全。以科技創新為全球用戶定制個性化的泵與系統解決方案,助力政府和企業客戶實現綠色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