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聚集創新“強磁場” 管道局激活科技引擎引領高質量發展實錄

作者: 2023年03月09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管道局承建的青島市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工程。冀超攝  超大口徑三管同溝敷設技術首次在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工程實現現場應用,填補了行業空白。  成功實施國內首例厚壁大口徑、高配重深水高難度海上水平彎頭施工,
管道局承建的青島市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工程。 冀超 攝

  超大口徑三管同溝敷設技術首次在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工程實現現場應用,填補了行業空白。

  成功實施國內首例厚壁大口徑、高配重深水高難度海上水平彎頭施工,涉海涉船業務再獲技術突破。

  完成孟加拉國首條海洋管道工程,創造“海陸定向鉆穿越”和“航道后深挖溝”兩項世界紀錄。與此同時,該項目海上“雙通道”單點系泊系統安裝完成,打破了西方國家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

  2022年,管道局科技創效成果顯著,科技創新成果豐碩。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源于管道局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研服務一線等行之有效的舉措。近日,記者走進管道局,一探究竟。

  管道科技

  2022年制定修訂國標5項、行標13項、集團企標6項。

  2022年推廣自主研發的CPP900自動焊系列裝備、DR檢測設備、垂直液壓冷彎管機、漏磁檢測器等科技成果24項。

  2022年開展課題研究135項,

  獲得授權專利46件。

  優化生態

  創新體制增活力

  2022年,管道局經過征集評選,最終確定4個項目為模擬分紅試點項目。

  模擬科研項目收益分紅以創造效益為導向,旨在激勵研發人員結合市場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提升研發質量,加快研發進程,推動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實現成果創效。管道局采取模擬項目收益分成方式對研發人員和成果推廣人員實施獎勵,工資總額予以單列支持。趙東輝是管道局搶險中心的一名機械設計工程師。在他眼中,模擬科研項目收益分紅這一舉措大大提升了他的工作熱情,增強了他的自信心。“科研環境越來越好!”這是來自一線科研人員的真實感受。

  為了讓創新生態環境更具活力,讓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更高,管道局不斷創新科研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優化科研項目組織模式,形成了創新驅動發展的載體,釋放了創新主體的生機與活力。

  2022年,管道局牽頭建設的“油氣管道輸送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納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立足發展需求,管道局新增加“新能源技術”與“油氣儲備技術”兩個研究方向,將原有的8個分實驗室調整為11個分研究中心,科技創新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管道局強化技術融合共享,首次設置重大科技專項,統籌設計院、大港油建公司開展關于薄膜罐的課題研究,進行“薄膜罐重大科技專項”試點,全過程升格管理,加快實現LNG儲罐市場“變道超車”。“如今,我們已經探索出低溫工況下薄膜的設計方法、評價標準和焊接方法。”設計院該課題負責人杜亮坡明顯感覺到了全產業鏈聯合攻關的效果,短時間內實現重大突破在以前是不可能實現的。

  與此同時,管道局實行“揭榜掛帥”,在全局公開“張榜”,優選項目經理及研發團隊,集中優勢科技資源對氫氣、二氧化碳管道施工配套技術進行攻關,實現頂層優化設計目標。

  核心攻關

  聚焦關鍵強內力

  2022年,管道局孟加拉國單點系泊項目海上“雙通道”單點系泊系統安裝完成,創造了“海陸定向鉆穿越”和“航道后深挖溝”兩項世界紀錄。這兩項世界紀錄的創造,標志著中國企業在大規模海管鋪設等成套業務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安裝能力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對于管道局來說,從科技自立自強到高水平自立自強,“高水平”這三個字是要求、號召,也是鞭策、激勵。

  管道局凝心聚力、攥指成拳,打造集聚各類要素的“強磁場”,“1+1>2”的“闖與試”結出了累累碩果。

  關鍵技術持續攻關。開展“山地全自動焊施工配套技術”攻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山地大坡度全自動焊高質量、高效率、機械化連續施工“零”的突破;大型儲罐浮頂裝配化設計建造等技術成果,實現了大型儲罐浮盤結構輕量化、浮頂框架結構裝配化,首次實現罐板防腐預制自動化流水作業。

  涉海涉船技術不斷突破。孟加拉國單點系泊項目成功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實現30米深海底大尺度三維膨脹彎“毫米級對接”;青島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道項目創造了3項“全國第一”,打造出國內最大的天然氣管道海陸一體化工程。

  創新成果效果良好。2022年,管道局推廣自主研發的CPP900自動焊系列裝備、DR檢測設備、垂直液壓冷彎管機、漏磁檢測器等科技成果24項,實現合同額3.4億元,創效5000余萬元。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總開關,是一切科學技術的源頭。

  系列技術裝備在工程建設現場大放光彩的同時,管道局不忘加快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注重“從0到1”的原創導向,多方合力激活創新源頭,一批重大項目課題也相繼落地生根。

  著眼未來

  開辟賽道添動力

  為了加快轉型升級,管道局積極搭建科技和業務矩陣,主持、參與、申報多項新能源新業務課題,工程建設、技術服務、油氣運營等業務板塊10余家單位均正向發力,進軍新能源領域,顯示出管道全產業鏈在解決新能源儲運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的巨大優勢。一系列組合拳見證著管道局積極謀劃轉型的決心和信心。

  管道局不斷加大對新能源、低碳環保技術研究的支持力度。公司主要領導指出,要規模發展新能源新業務,加快技術攻關,快速建立技術領先優勢,打造產業鏈“鏈長”,推進企業發展轉型、綠色轉型。2021年,出臺了能充分釋放創新活力的《新能源(新材料)業務推進工作方案》。管道局成立了新能源技術研究所,對新能源科研立項給予政策支持,發揮專業優勢,著手構建新能源技術標準體系。尤其是管道局主編的“氫氣輸送管道工程設計規范”“氫氣輸送管道施工技術規范”兩項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管道局圍繞全產業鏈,研究形成了橫向貫通新能源領域的“制—儲—運—用”全流程業務,縱向涵蓋設計、施工、運行等各環節的科研矩陣。在氫能、CCUS、風電、儲能等領域開展了20余項科研課題攻關,不斷搶占新能源新業務的技術制高點。

  不僅如此,管道局不斷提升科技支撐引領力,在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數字化轉型也在釋放著強大的驅動力量。

  首次在國內工程應用自主研發的“數字孿生體”平臺;首次在國內儲庫項目利用并實現專有5G網絡全區域覆蓋,開創5G技術在儲庫工程應用的先河;逐步完善覆蓋設計、采辦、施工全流程的信息管理系統,初步具備數字化交付能力……數字化轉型成果越來越多,“落地”速度越來越快,企業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

  未來,管道局將持續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讓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向著未來加速奔跑。

  甲方聲音

  ●孟加拉國能礦部秘書長馬哈布·侯賽因:

  管道局是國際知名工程承包商,企業的技術實力、施工質量、工作效率和敬業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管道局團隊在孟加拉國單點系泊項目建設中捷報頻傳,我們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非常滿意。沒有管道局團隊的全力以赴,項目就不會取得今天的成績。管道局不僅為孟中友好關系作出積極貢獻,為孟中油氣儲運項目合作提供了中國油氣儲運專業技術,也為早日實現“金色孟加拉夢想”貢獻了力量。

  長期以來,我們雙方配合良好,給密切關注項目建設進度的孟加拉國能礦部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雙方能夠繼續保持這種緊密合作關系,齊心協力戰勝困難,在后續單點系泊項目建設中取得更大成績。

  ●國家管網建設項目管理分公司豫鄂項目部京山分部項目經理王宇成:

  西氣東輸三線中段(中衛—吉安)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以來,管道局時刻秉持“建精品工程,鑄誠信品牌”的項目建設理念,充分發揮產業鏈綜合性優勢和施工組織專業化能力,科學統籌、密切協作、精心組織,深化“黨建融合”,強化質量安全管控,克服了極端高溫天氣、外協征地困難、工期緊張、疫情多發頻發等諸多困難,合理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應用山地全自動焊工藝和“三站兩棚”工法,大幅降低山區管道焊接留頭斷點率,加快綜合進度,實現了行業大口徑、長距離、高壓力輸氣管道山區全自動焊“零”的突破。

  全體參戰人員始終團結奮進、攻堅克難,在異常嚴峻的疫情挑戰和復雜受限的施工條件下,優質高效完成了主體線路焊接任務,在荊楚大地上刻下了攻堅啃硬、能打勝仗的精神印記。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