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峰 通訊員韓巧榮 李紫莉)截至2月20日,長慶油田天然氣老井側鉆井冬季保供階段平均日開井60口,日產氣100萬立方米,3個月累計產氣量達9000余萬立方米,有效助力了下游用戶溫暖過冬。
近年來,長慶油田天然氣長停井、枯竭井等低產低效井數量呈逐年遞增態勢。針對這一難題,長慶油田油氣工藝研究院圍繞油田公司“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開展了多項老氣井進攻性挖潛措施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老井側鉆技術是挖潛井間層間未動用剩余儲量的有效手段,應用前景廣闊。
以前,長慶油田天然氣側鉆水平井主體以裸眼完井方式為主,受裸眼井眼不規則、井徑變化大、段間封隔有效性差等影響,側鉆水平井產能未得到完全釋放。對此,油氣工藝研究院加大技術攻關力度,結合老氣田低壓致密,砂體連續性差、非均質性強等開發難點,依托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開展了側鉆水平井、定向井等多井型側鉆挖潛技術攻關。通過對窄間隙固井、小直徑可溶橋塞、二氧化碳增能壓裂等關鍵技術組合攻關試驗,形成了氣田側鉆水平井、定向井固井橋塞分壓技術,進行現場試驗后獲得成功,實現了側鉆井鉆完井技術的升級換代。
長慶油田通過與各單位協同合作,側鉆剩余儲量挖潛效果逐年提升。2022年,長慶油田通過天然氣老井側鉆技術完試11口井,平均無阻流量達34.5萬立方米/日,較前期提升28%。今年,油田結合天然氣產能建設工作量,部署57口側鉆井,并針對不同儲層類型特征,通過加強室內基礎評價和現場攻關試驗,持續深化鉆完井改造技術研究,不斷升級迭代側鉆井挖潛技術系列,進一步提升單井產量,實現老氣田碎片化剩余儲量效益開發動用。目前,老井側鉆技術已成為老氣田效益穩產的新途徑。
據統計,近4年來,長慶油田通過天然氣老井側鉆技術累計實施91口井,措施后全部投入生產,累計產氣量達8.2億立方米,年恢復產能7.5億立方米,老井側鉆水平井單井平均日產氣1.7萬立方米,實施效果明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