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焦玉娟 通訊員星靜)2月7日深夜,高原戈壁鹽堿灘上氣溫驟降、寒意陣陣。青海油田管道處格爾木配氣總站維護班班長魏慶霞沿著場站管線進行細致巡檢。這個站中央控制室內的數據顯示,每天近130萬立方米天然氣在該站經過,處理中轉后源源不斷地被送往下游千家萬戶。
青海油田管道處管轄的油氣管道綿延2000多公里,是柴達木盆地千里油氣區(qū)能源流動的“生命線”,也是貫通甘青兩省區(qū)的能源供應“大動脈”。近期,柴達木盆地氣溫低至零下10余攝氏度。青海油田油氣管輸運行面臨低溫考驗,油田管道處做到管網防凍保溫不松懈,加快推進復工復產不停步,重點加強各配氣站、輸油站等安全管控,確保千里油氣區(qū)管輸平穩(wěn)運行。
輸氣是輸配氣站的主營業(yè)務,輸氣設備設施的防凍保溫工作是關鍵。格爾木配氣總站提前部署閥門保溫工作,對易造成凍堵的調壓閥增加檢查頻次。采用新型保溫棉替代傳統(tǒng)保溫棉,對調壓閥引壓管、流量計整流板等關鍵部位重點監(jiān)測,將凍堵風險消滅在“萌芽期”。
|
青海油田格爾木配氣總站員工在雪天巡檢。星靜 攝 |
在寒冷天氣下,為確保管輸安全、生產風險可靠受控,管道處監(jiān)督中心堅決杜絕違章操作、疲勞駕駛等行為,運用全新“云模式”進行監(jiān)督,通過“車輛智能管理系統(tǒng)”“遠程視頻連線”等智能模式,對各油氣場站的人員、車輛進行了全面監(jiān)督檢查。
為應對寒冷天氣,輸油站加強了儲油罐的維護保養(yǎng),并強化了員工培訓,確保儲油罐安全平穩(wěn)運行。2月初,大烏斯站組織崗位員工對儲油罐安全閥、呼吸閥進行了維護保養(yǎng),做到每一個步驟細致入微,確保大烏斯站儲油罐安全附件可靠運行。
為提升生產運行的基礎管理水平,管道處生產指揮中心增強生產數據管理,提高生產運行分析質量,保證運行參數和計量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實效性,實現生產數據采集、錄入、計算、分析、上報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高效、準確、科學、規(guī)范管理。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