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31個省(市、區)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陸續出爐。新能源成為各省市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編輯梳理了相關內容。
山西:推進氫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開發利用
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包括能源革命成效明顯,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加快構建,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95%左右,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4%。
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建設風電光伏五大基地,支持大同市抓好風光火儲及源網荷儲一體化。推進氫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開發利用,力爭開工5個以上抽水蓄能項目,加快推進2座新能源匯集站建設,發展移動儲能。
做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現代醫藥和大健康、合成生物、現代煤化工等百億產業,加快量子產業、人工智能、綠色低碳、高速飛車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支持晉中市抓好新能源汽車集群打造及應用場景拓展。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山東:今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8000萬千瓦左右
2023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加快建設海陽核電二期、煙臺港至裕龍島輸油管道,開工6個超超臨界大型煤電項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8000萬千瓦左右。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力度,整合鋰電、動力系統、整車制造等資源,盡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競爭優勢。培育壯大油氣開發、新能源等高端海工裝備,加快發展高技術船舶。
內蒙古: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包括全力推動新能源加快開發和全產業鏈建設。現階段新能源發展正處于一個歷史性的“風口”,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全產業鏈思維,一手抓新能源開發建設,一手抓裝備制造業發展。要堅持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錨定“兩率先”、“兩超過”目標,加快大型風光基地和源網荷儲、風光制氫等場景項目建設,力爭并網裝機2500萬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場景應用規模1000萬千瓦以上。集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和呼包鄂通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風光氫儲車”一體化推進,風電主攻齒輪箱、發電機和輪轂、軸承、控制系統等薄弱點,力爭今年整建制配套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光伏主攻玻璃、背板、邊框、膠膜、焊帶、銀漿、鋁漿等薄弱點,力爭今年電池片和組件供給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氫能主攻制氫環節電解槽和儲運環節壓縮機、循環泵,力爭今年制氫設備產能達到250臺套;儲能主攻上游電芯制造和下游儲能集成,力爭今年儲能裝備生產能力滿足100萬千瓦時儲能裝機需求;加快釋放新能源汽車產能,提升裝備生產配套能力。
推進新能源大基地集疏外送工程和綠電、綠氫進京新通道建設,布局一批充電樁、加氫站。力發展永磁、拋光、發光、催化和電機、儲氫、特種合金、光學玻璃等稀土新材料及終端應用產業。通過集中推進、重點突破,使農畜產品生產及精深加工、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煤炭及煤基產業、金屬采冶及新材料制造這4大支柱產業產值向萬億級邁進。
北京:在公交、環衛、出租等重點行業推廣新能源車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23年重點任務包括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在衛星互聯網、氫能等新興領域拓展布局,加快新能源汽車優質項目建設。在公交、環衛、出租等重點行業推廣新能源車。
上海:規劃建設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項目
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主要任務包括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民用航空、空間信息等產業補鏈固鏈強鏈。實施煤電節能降碳改造,推進LNG站線擴建、分布式光伏建設,規劃建設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外電入滬等重大項目,推動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天津:擴大汽車、大型設備、新能源設施和醫療器械租賃集聚優勢
2023年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后五年的目標任務和2023年工作安排包括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穩步推進“雙碳”工作,深入落實碳達峰實施方案,建設能源革命先鋒城市,有力有序推動“雙碳”目標落實。擴大汽車、大型設備、新能源設施和醫療器械租賃集聚優勢。
重慶:推進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2023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對2023年政府工作的建議包括“整零協同”推動燃油汽車向高端化、智能化、新能源化轉型,持續推動摩托車產業轉型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實施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推進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共同培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軟件信息、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等產業集群。鞏固計算機、手機等產品出口優勢,擴大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智慧醫療等產品出口。
浙江: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超43%
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后五年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包括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能源供應安全可靠、企業用能成本穩中有降,推進電源、電網、儲能、天然氣管網等現代能源基礎設施重大項目87個,完成能源領域投資6000億元以上。到2027年電力總裝機1.68億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超過43%。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和新型電力系統示范項目建設。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智能光伏、智能電氣等15個千億級特色產業群。
江蘇:積極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2023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支持建設省外綜合能源基地。推動新型電力和新能源裝備、生物醫藥、海工裝備等集群加快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躍升。有重點、分梯次推動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氫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加快500千伏過江通道建設,積極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鼓勵企業參與綠色電力證書交易。
河北:今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1000萬千瓦
2023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河北省優化能源結構,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1400萬千瓦。2023年,將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1000萬千瓦。
河南:今年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500萬千瓦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包括啟動三門峽靈寶、濟源逢石河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500萬千瓦。推動氫能與儲能、生命健康、量子信息等產業盡快成規模,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示范區。推動上汽新能源二期、奇瑞新能源二期、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及動力電池、寧德時代電池等項目投產達產,力爭到2025年汽車產業產值突破萬億元。
黑龍江:今年新能源建成裝機規模2500萬千瓦
2023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加快頁巖油產業化商業化開發,原油產量保持3000萬噸、天然氣產量增長到57億立方米以上、煤炭產量7100萬噸、新能源建成裝機規模2500萬千瓦。
吉林:大力推進能源產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
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工作安排包括加快構建以“清潔型電源、友好型電網、靈活型負荷、主動型儲能”為主體的吉林特色新型電力系統,積極服務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大電網”工程著力謀劃吉林電網“四橫四縱”主網架構,強化500千伏電網結構,完善220千伏線路布局,構建輻射東西方向的堅強電網,提升東西互濟和新能源送出能力。
開工建設新型儲能設施20萬千瓦以上。“氫動吉林”行動重點建設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推進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國電投氫能產研基地建設,布局加氫站等基礎設施,推廣城市公交、環衛等氫能車應用。
在公共領域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做大做強集風電整機、電機、葉片、儲能等設備為一體的新能源裝備產業鏈。加快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建設,新下達3001個行政村風光發電指標,實現行政村全覆蓋,確保2024年全部投產達效。
遼寧:培育新能源汽車等消費新增長點
2023年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實施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行動,培育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智能穿戴等消費新增長點。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四川:打造成渝氫走廊、電走廊、智行走廊
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工作安排建議包括擴大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加快《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落地,用好電力建設利益補償和激勵政策,大力推進水風光重大能源項目建設,比例化統籌配置新型儲能,力爭今年電力裝機規模達到1.3億千瓦。實施“電動四川”行動計劃,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打造成渝氫走廊、電走廊、智行走廊。
云南:健全新能源和儲能價格形成機制
2023年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今年要重點抓好的工作包括建立煤電電能量和調節容量市場,健全新能源和儲能價格形成機制,開展電力現貨試點。加快建設全國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力爭產值三年翻三番。加快新能源項目和配套送出工程建設,力爭新開工1500萬千瓦。
貴州:加快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2023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全面促進新能源汽車、剛性和改善性住房、家具家裝等大額消費。大力實施“快遞進村”工程,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圍繞打造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推動煤炭與新能源融合發展。開工建設貴陽、黔南抽水蓄能電站項目。
加快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圍繞建設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優化“一核兩區”布局,加大重點園區建設力度,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已建成項目加快釋放產能,加快構建上中下游有效銜接、功能配套完善的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體系,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產值增長100%以上、總量突破1000億元。加快釋放新能源汽車產能,航空航天等裝備制造產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
湖北: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
202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工作建議包括加快武漢中航鋰電、襄陽比亞迪、宜昌欣旺達、荊門億緯動力、孝感楚能新能源、十堰萬潤新能源等重大項目建設。大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消費。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5大優勢產業。
湖南: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儲能產業
2023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未來五年總體考慮和今年政府工作安排包括挖掘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家居等消費潛力。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力爭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占全國10%以上。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儲能產業。
海南:推動海上風電示范試驗項目建設
2023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工作安排包括強化鏈條式培育、集群式發展,推動風電裝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和通航飛機等重大項目投產。新能源汽車推廣、裝配式建筑保持全國領先,加快世界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項目建設。推動海上風電示范試驗項目建設。
廣東:加快推動新能源等產業成為新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
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工作安排包括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發展海上風電、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加快儲能電池項目落地建設,大力發展新型儲能產業,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碳市場建設。
培育壯大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推動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等產業成為新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大宗消費,加大餐飲、文旅、養老、育幼等服務消費促進力度。
福建:培育壯大海工裝備、海上風電等產業
2023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工作包括培育壯大海工裝備、海上風電、深海養殖、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加大新能源汽車、裝配式建筑等推廣應用力度。
江西:打造裝備制造、石化、建材、紡織、食品、鋰電新能源6個五千億產業
2023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工作安排包括加快航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中醫藥和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打造有色、電子信息2個萬億產業,裝備制造、石化、建材、紡織、食品、鋰電新能源6個五千億產業,航空、中醫藥、移動物聯網、半導體照明、虛擬現實、節能環保等N個千億產業。
廣西:加快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并網
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主要工作建議包括發揮沿海沿江優勢,加快發展石化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和材料產業。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加快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并網。開工廣西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竣工弗迪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惠科電子北海產業新城一期等“雙百雙新”項目。深入推進“千企技改”。
安徽:加快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2023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推進風光裝機倍增工程,加快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400萬千瓦以上。提高省外綠電受進規模,新增支撐性電源裝機156萬千瓦。
支持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突出“芯車聯動”推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全產業生態建設,聚焦光伏突破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向萬億元沖刺。
陜西:今年新增新能源裝機1000萬千瓦
2023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預期目標和重點工作包括擴大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前瞻布局生命健康、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加快西安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光伏裝備。規劃發電量2900億千瓦時、增長7.4%,新增新能源裝機1000萬千瓦、總規模達到4000萬千瓦。
甘肅: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
2023年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支持酒泉做大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金昌建設全國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新能源電池和電池材料供應基地。
寧夏:今年綠氫產能達到2.5萬噸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戰略,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打造綠色能源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綠能開發,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抓好10個大型風電水電基地、11個光伏園區建設,新增新能源裝機300萬千瓦,占比達到50%,綠氫產能達到2.5萬噸,全面強化煤電油氣產運供保障,為寧夏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青海: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第三批1000萬千瓦計劃目標爭取獲批
2023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23年重點任務包括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萬千瓦建成并網、第二批700萬千瓦全面開工,第三批1000萬千瓦計劃目標爭取獲批,李家峽擴能并網發電,加快建設羊曲、瑪爾擋水電站,開工建設哇讓、同德、南山口等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全面提升新能源發電調峰能力。
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持續開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建設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等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推進基礎鋰鹽、高純碳酸鋰等產能建設,引導鹽湖產業向新材料領域拓展。
新疆: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202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包括有效釋放能源資源潛力,以煤炭為基礎、油氣為關鍵、新能源為方向,全面推進新時代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設,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推進新能源發電、輸變電、儲能設備制造發展,打造新能源全產業鏈。加強停車場、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便利二手車交易,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
西藏:清潔能源外送能力突破500萬千瓦
2023年西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后五年目標任務和總體思路包括挖掘清潔能源潛能。堅持水光風熱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開發,以清潔能源產業為支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不斷增強碳匯能力,探索推進碳匯交易。清潔能源外送能力突破500萬千瓦。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