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鳳穎)1月10日記者了解到,遼河油田外圍區塊油氣當量快速增長,2022年達到37萬噸,同比增加46%,這背后離不開科技創新力量的支撐。其中,宜慶地區非常規油氣甜點預測及儲層改造技術,引領發現規模級油氣增儲區帶,助力原油日產量由29.5噸上升至246.7噸,天然氣日產量逐步增加。
資源有限,創新無限。作為已開發50余年的老油田,遼河油田堅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油田高質量發展賦新能,2022年新出臺23條創新舉措激發科技活力,取得十大科技進展,支撐遼河油田連續37年保持油氣千萬噸規模穩產,推動油田綠色轉型邁出新步伐。
聚焦加油增氣,高水平科技支撐高質量穩產。遼河油田立足于突破采收率極限、深度極限、黏度極限,打造更多穩產利器,實現油氣當量千萬噸“穩中有進”。深層天然氣成藏機理及儲層評價技術引領深層氣獲重大發現。第四代精細化注采聯動技術助力水驅油田高效開發,4個注采聯動示范區綜合含水下降10%以上。不同類型油藏化學驅調控關鍵技術引領化學驅產量規模首次突破20萬噸。
聚焦新領域新賽道,以技術創新支撐綠色低碳發展。遼河油田加快從傳統以原油生產為主的企業向綜合性能源企業轉型,集聚力量攻關稠油開發綠色轉型、新能源有效發展等創新技術。儲氣庫擴容上產及高效運行技術,助力遼河儲氣庫群單日調峰能力達到3530萬立方米,第九輪注氣32億立方米,刷新庫存氣量歷史新高。通過CCUS-EOR關鍵技術研究,2022年多類型提采試驗同步推進,全年累計注碳5.3萬噸。油氣田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實現了遼河油田光伏項目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的突破。
聚焦降本增效,科技攻關劍指低成本發展。錨定成本箭頭長期向下目標,遼河油田大力探索低成本開發技術,拓展效益發展新路,支撐油田可持續發展。其中,平臺井體積壓裂及工廠化作業技術,首次開展24小時不間斷作業,建成雷72直井大平臺示范區,單段費用由94萬元降至67萬元,有力支撐了非常規油氣效益開發。電纜傳輸作業系列化拓展技術將引領快速、高效、低成本工藝技術變道超車,其中研發形成的電纜傳輸通井、打印、找漏、橋塞坐封四大修井技術系列,現場試驗成功率達90%,作業效率提高40%、成本降低30%,引領高效清潔作業。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