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曉君 特約記者楊志達)“我們廠通過推行‘揭榜掛帥’破解瓶頸問題,僅11月份就同比增效1181萬元,為沖刺全年工作目標贏得了先機。”12月12日,吉林石化煉油廠廠長喬楠森對記者說。
技術創新,提升產品收率。今年年初以來,吉林石化煉油廠積極開展模擬軟件優化攻關,用數據推算方法大膽嘗試,“跑贏”技術壁壘,努力實現挖潛增效。工廠成立了Aspen Hysys流程模擬軟件攻關小組,通過確定兩套裝置進料組成后,對運行設備進行建模,收集運行數據和結果,研究各操作條件對產品質量及能耗的影響,實現干氣中碳三+碳四含量≤4%的目標。通過優化調整,兩套催化裂化裝置運行參數得到大幅提升。
“我們通過開展模擬軟件應用優化攻關,對兩套催化裝置穩定系統進行優化調整,全年可增產液化氣4900噸,增效1430萬元……”煉油廠副廠長王哲向記者詳細介紹計算優化后的創效情況。
優化運行,增產目標產品。11月份以來,吉林石化煉油廠聯合芳烴車間通過采取合理控制反應溫度、精細調整重芳烴塔回流比、控制塔頂冷后溫度等措施,增加歧化產品中碳八產量,提高混苯產出,當月混苯比計劃增產1136噸。
通過優化運行,讓利潤更高的產品收率提高,是吉林石化煉油廠優化增效的又一舉措。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吉林石化煉油廠成立了鄰苯優化提升攻關小組,每周開展鄰苯全流程優化及成本效益指標分析,確定鄰苯產量、生產成本、運行負荷及高附加值產品收率之間的最佳操作點和效益平衡點,并根據分析結果,及時采取優化調整措施,做到每班動態調控、每日分析總結。攻關小組開展“拉網式”大排查,消除效益“出血點”,通過優化調整裝置負荷和精準操作,11月份鄰苯產量比計劃增產676噸。
挖潛改造,廢料變身優質原料。隨著煉油廠催化裂化裝置技術升級、工藝條件優化等因素導致油漿密度增大,產出灰分含量高的油漿僅能作為低值燃料油調和組分處理,既存在資源浪費,又是煉油廠的效益短板。
為此,煉油廠組織技術人員集思廣益,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式,結合催化裂化油漿過濾器運行現狀及整體規格,推進技改技措項目落實落地,增上渣油罐區油漿脫固項目,加快補齊短板,提升催化裂化油漿利用價值。
據吉林石化煉油廠油品車間副主任、安全總監徐利介紹,油漿脫固裝置利用添加劑的特殊物理化學性能,可將催化裂化油漿中的灰分和機械雜質沉降分離,成為延遲焦化裝置原料進行再次加工,產出高附加值石油焦產品。以前,這些油漿只能外銷,而且油漿效益不好,基本不賺錢。改造后的裝置11月28日試運行,數據顯示,該裝置每小時可將3噸脫固油漿送至焦化裝置作為原料,運行平穩。按照設計負荷計算,預計全年可增效925萬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