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馮作文 通訊員李映忠)11月30日,蘭州石化乙烯廠包裝車間包裝工馬劍鑫一上班就忙碌起來。馬劍鑫以前在蘭州石化三聯公司液化氣配送中心當班長,干了22年。今年6月,在公司生產組織模式優化中,她選擇轉崗,到乙烯廠當包裝工。“活是多了點,但干得特來勁!”馬劍鑫對記者說。
蘭州石化積極落實股份公司煉化業務生產運行組織模式優化的指導意見,以工程思維推進組織體系優化,打出試點“扁平化”、打通管理崗位與專業技術崗位間的橫向交流通道、退出低效業務等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提升組織績效,取得較好成效。截至11月30日,與2020年年初相比,公司三級機構壓減193個、減幅33%,定員減幅22.5%。
試點“扁平化”,壓減管理層級。蘭州石化率先試點“扁平化”組織模式,本著“橫向管專業、縱向管裝置”的思路,重組煉油廠等煉油主體業務,組建5個聯合運行部。化工主體業務聯合運行部組建正在穩步實施。同時,公司撤銷聯合運行部調度,推進公司生產調度一級管理,現行的調度中心直接指揮生產一線運行班組。聯合運行部的實施使蘭州石化煉化生產和公用工程業務,由三級管理減少為兩級管理。生產指揮系統減少一個層級,實現了一套管理團隊管理多套裝置的目標,確保生產經營決策迅捷傳到基層、落到實處,提升了組織執行力和運行效率。
開辟交流通道,壓減崗位定員。蘭州石化通過崗位體系、部門職能、崗位職責再造,組建業務單元,實施“AB”崗協同機制,進一步打通管理崗位與專業技術崗位間的橫向交流通道,核減公司本部及直附屬單位定員10%以上,累計壓減基層領導職數304人。突出專業導向,推進輔助業務由區塊管理、條塊管理向專業化管理轉變,由此實施機電儀維保、域內外兩地催化劑、煉油區公用工程等10項業務專業化整合,均實現一體化管理、一對多服務。因地制宜改變勞動作業形式,比原計劃提前2年完成101個車間四班兩運轉目標,定員減幅20%。
退出低效業務,推進歸核發展。蘭州石化全力推進虧損企業治理,關停、退出或壓縮低效無效、長期虧損、生產任務不足、技術含量低、社會化程度高的業務,止住效益“出血點”,推進歸核發展。與2020年年底相比,蘭州石化已退出7項無效低效業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