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波 特約記者王燕妮)12月12日,記者從大慶油田獲悉,大慶油田三次采油產量再次突破千萬噸大關,前11個月產油量已達1026.44萬噸,占全油田年產油量的37.4%,創歷史新高。這是大慶油田三次采油連續21年產量超千萬噸。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三次采油技術,有力支撐大慶油田原油3000萬噸高質量穩產。
三次采油技術是老油田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術手段。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大慶油田的一類油層和二類油層,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術的基礎上提高14%至20%。
“大慶油田開發60余年,開發對象由一類油層轉向二類油層,儲量品質變差、穩產難度大,如何突破‘貧瘠’三類油層開采禁區實現高效挖潛,如同‘千層餅里找芝麻’。”大慶油田開發事業部副主任孫剛說。他們堅持“效果與效益并重,技術與管理并舉”,通過三次采油技術的創新發展,實現了“巖石縫里高效洗油”。
經過多年開發,大慶油田創新形成整套可復制、可輸出化學驅集成配套技術,創新了化學驅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驅油理論,研發出系列驅油用化學劑,并實現工業化規模生產,形成了化學驅工業化集成配套技術。
其中,新型抗鹽聚合物及完善配套技術,實現從普通聚合物到DS系列抗鹽聚合物的升級換代,形成“油田自主研發、中石油內部生產轉化、油田試驗應用”全產業鏈原創技術創新高地,解決了聚合物適應性下降、用量大、成本高等難題。
截至12月10日,大慶采油四廠杏七區中部區塊69口井“服用”大慶油田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效聚合物產品——DS2500抗鹽聚合物,兩年來實現單井日增油4.9噸,綜合含水率下降8.4個百分點,預測最終可較水驅提高采收率15個百分點以上,桶油化學劑成本較常規聚合物下降15%。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術突破了多個技術瓶頸,從研發到生產實現全產業鏈自給自足,預計2023年年底將在大慶油田全面推廣應用。
目前,三次采油核心專利和專有技術不僅在國內油田應用,還成功為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阿曼等國家提供技術服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