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萬里長江第一長隧”——中俄東線長江盾構穿越隧道順利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了14個月。
該隧道在江蘇省境內自北向南穿越長江水道,北岸始發井位于南通市新江海河閘口西側,南岸接收井位于常熟市白茆河口附近,隧道水平長度為10.226公里,內徑6.8米,外徑7.6米,隧道內設計敷設3條1422毫米直徑的天然氣管道。
長江盾構工程是中俄東線全線最重要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工程以盾構隧道形式穿越長江,隧道最深處距離江面超過60米,是目前世界油氣領域單向盾構掘進距離最長、埋深最深、水壓最高、口徑最大、施工條件最復雜的油氣管道穿江盾構工程,同時也是國內首個長距離、獨頭掘進最長的水下隧道。
為該工程量身定制的“暢通號”盾構機,由中國中鐵旗下中鐵隧道局和中鐵工業共同研制,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小直徑常壓刀盤盾構機,包含1臺主機和11節拖車,全長146米。“暢通號”于2021年5月18日自長江北岸地下24米深處始發,平均每日掘進19米;最快時月掘進超1000米,創造了泥水盾構機單月掘進世界最快紀錄。
自2020年7月長江盾構工程開工以來,國家管網集團積極秉承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長江盾構工程技術創新,在隧道施工中采用泥水平衡盾構及棄渣密封船運等環保措施,綜合應用迷宮型泥漿池、多級篩分系統、細顆粒離心系統,實現了泥漿不落地、棄渣不漏失的環境友好型施工目標,打造了長江大保護的“綠色名片”,為保護長江兩岸濕地和水域生態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
長江盾構穿越隧道的全線貫通,為后續加速推進隧道內管道安裝施工、早日實現中俄東線全線貫通創造了必要條件。據悉,中俄東線全線計劃于2025年整體竣工,屆時,東北老工業基地、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的能源聯系將更加緊密,天然氣資源互?;ス﹥瀯輰⒊浞诛@現,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