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國內首條氫能工業車輛制造生產線正式投產,令氫能再次回到公眾視線。氫燃料電池一直被認為是未來能成為接替鋰電池的下一個能源選項,相較于鋰電池,氫燃料電池更為清潔,其自帶的清潔低碳屬性也十分符合國家“雙碳”目標任務的要求。
自2019年起,我國氫能源產業利好頻出。2019年兩會期間氫能被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隨后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政策緊接著發布,截至目前多省發布“十四五”氫能產業規劃,可見我國政府對于氫能產業發展的決心。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
雖然一直被認為是下一個新能源風口,但氫能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推廣方面始終困難重重。從二級市場涉及公司看,氫能行業被分為上游制氫、中游儲運以及下游燃料電池端。距離2025年還剩3年時間,目前氫能源產業內的企業情況如何?
制氫環節中,國際上主要使用天然氣制氫,而我國則以煤制氫為主。主要由于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儲備更多,且成本更低。煤制氫技術路線雖然高效穩定,但碳排放量較大,因此天然氣制氫在環保角度方面是制氫的最理想方式。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