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華 通訊員范家偉)塔里木油田不斷加快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步伐,充分發揮單井數字化全覆蓋的作用,優化操作及巡檢頻次,通過“智能化+人工”雙驅動的方式,實現由“人工為主”向“人工和智能化協同管理”轉變,為冬季天然氣平穩供應增添保障。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日均天然氣產量超9200萬立方米。
塔里木油田針對生產區域點多線長面廣、員工所在崗位分布較為分散的情況,加大生產系統智能化建設力度。在今年的冬季天然氣供應工作中,塔里木油田以云端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建立數據采集、傳輸、分析、決策的全流程工況智能診斷分析系統,形成少人高效的數字化生產管理機制,為冬季天然氣生產贏得主動。
塔里木油田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信息化服務功能,油氣運銷形成庫爾勒調控中心集中監控、4個儲運中心分區協同管理的“1調+4儲”格局,油氣生產建立調度中心和多個控制中心的“1+N”管控模式,初步實現井站一體化管控,保障了居民用氣。
塔里木油田在迪那、東河采油氣管理區開展先行試點,組建專班,加快推進新型采油氣管理區數智化建設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大型站場為中心、井站一體化集中智能管控,中小型站場無人值守,大型站場少人集中監控、少人巡檢”的生產運行組織模式,實現對油氣井、生產裝置、大型設備狀況等各類數據的采集和全面感知。迪那采油氣管理區牙哈處理站所有裝置、采氣井、集氣站等均實現物聯網視頻監控全覆蓋。
克深9氣田作為我國陸上最深的氣藏,全面推進天然氣場站數智化升級改造。氣田9口單井實現井場油壓、套壓、溫度、產量等數據和視頻的全過程監控。技術人員可實時關注氣井最新動態,實現了對氣井各項生產參數的精準把握。
南疆天然氣利民管網是保障南疆各族人民安全用氣的“生命線”。南疆利民油氣運行中心通過自控系統和光纜振動監測系統等科技手段,對管網、站場、閥室的工藝參數進行監控,有效實現遠程調控自動化,及時解決運行中的問題,有力保障了南疆百姓的用氣需求。
標簽:
相關資訊